新闻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传媒第三届“未来文学家”大奖启动仪式暨“二级学科视野下的中文创意写作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次数:20

2024年4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传媒第三届“未来文学家”大奖启动仪式暨“二级学科视野下的中文创意写作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行政楼403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大会由华东师大中文系、分众传媒和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主办,华东师大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作协、上海作协、分众传媒、出版社与全国各高校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二级学科视野下中文创意写作学科的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传媒

第三届“未来文学家”大奖启动仪式

上午九时,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传媒第三届“未来文学家”大奖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启动仪式由华东师大中文系系主任、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文贵良教授主持。文贵良回顾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成立,及“中文创意写作”正式被认定为中文二级学科的喜讯。随后,他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并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致欢迎辞。雷启立首先对2024年“未来文学家”大奖的启动表示祝贺,并指出,前两届“未来文学家”大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第三届大奖也将发掘更多青年创作者。他表示,在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成立的一年里,华东师大和各高校都为文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未来,华东师大将和各界人士一起携手推动中文学科在新时代里创造新辉煌。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在致辞中指出,“未来文学家”大奖不仅为青年作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文学界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他表示,中文创意写作教育的发展,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文学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创造文学新的可能。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在致辞中指出,“未来文学家”大奖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推动了创意写作教育的深入发展。近年来,上海作协持续开展了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也与华东师大中文系合作开展各项文学赛事。未来,上海作协还将继续与华东师大紧密合作,办好各项的文学活动,为文学创作队伍增添更多的新质生产力。


分众传媒董事、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嵇海荣在致辞中谈到,“未来文学家”大奖是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大奖的设立与发展也再次充分展现华东师大对于时代文化发展脉搏的深刻洞见。他表示,分众传媒作为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校友企业,将继续和母校一起共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召集人曹文轩在视频致辞中将学术性、文学性、哲理性融合在一起,对写作、对人类进行了长远思考。他指出,人类进化的标志是拥有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使人类创造文明。在现代化的孤独中,写作能无声地缓解孤独的心灵,能创造希望的世界。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传媒第三届“未来文学家”大奖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作协领导及大赛主办方代表:李敬泽、马文运、雷启立、嵇海荣、孙甘露、文贵良共同拉开本次大赛序幕。

“未来文学家”大奖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分众传媒集团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自2018年以来先后举办过两届,致力于选拔和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青年作家。在“中文创意写作”正式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的新形势下,第三届“未来文学家”大奖进一步拓展评选范围,面向全球高校以中文写作的在校学子。最终奖项设立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二级学科视野下的中文

创意写作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

“二级学科视野下的中文创意写作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上午场由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新文类和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吴俊主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陈晓明在视频致辞中提出重视创意写作的必要性:第一,发展创意写作是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第二,大学培养需增加阅读文学作品和练习写作的课程;第三,在智能时代,独创性写作是在书写文明,写作教育意义非凡。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强调创意写作的实践成果。他谈到,大学创意写作课程应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创意写作不仅限于使用作者的经历作为资源,也重视想象和思考。


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罗宗宇探讨如何构建二级学科视野下的中文创意写作发展模式。罗院长分析创意写作作为新兴学科与传统二级学科的区别与联系,强调既需借鉴传统经验又要实现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文系联聘教授毛尖分享了自己在教授创意写作时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毛尖教授分享写作与影像技术的联系,包含影像视角、蒙太奇原理、叙事结构、叙事手法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暨出版中心主任何平讨论了创意写作在教育体系中的推广和实践。南师大注重实践,未来计划将创意写作与其他领域结合,如文学教育、新闻和非虚构创作等,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实用技能。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山东大学创意写作与经典阅读微专业负责人马兵介绍了山东大学创意写作的实践路径。他谈到,山东大学在创意写作领域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意写作学科化带来明确研究对象、培养方案和师资队伍,但存在学科化、学术化与创意写作人才培养之间的潜在冲突。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徐勇谈到厦门大学创意写作课程的设置情况,以及个人对创意写作教学的思考。他谈到,过去一年,厦门大学进行了本科课程设置改革,将创意写作作为核心选修课,并计划将其转为必修课。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主任金浪介绍重庆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发展状况。他提到,重庆大学将基础写作融入通识课程中,并希望建立自己的创意写作学科特色。

 


“二级学科视野下的中文创意写作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下午上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方笑一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徐强介绍东北师大创意写作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情况。东北师大正探索拓宽就业出口,解决学术和创作协调发展的问题。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姜飞总结四川大学在创意写作专业发展上的实践经验。他指出,四川大学重视创意写作,重视文学基础训练。

 


浙江大学文学院研究员金进谈到,浙江大学重视文学教育与发展,目前正在筹备下半年的文学活动。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兆雨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在创意写作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人才培养环境、培养目标和具体培养过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写作学会会长李作霖介绍湖南师范大学在创意写作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分享学生作品发表和获奖情况。他提出专业建设现有的难点,也肯定当前的改变,如各高校有关评估政策的修正。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青年作家郑朋分享了过去创意写作专业的学习经历。作为人民大学首届创意写作专业毕业生,他深刻感受到了文学氛围的重要性,并将这种体验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东北文艺振兴研究院副院长胡哲介绍辽宁大学文学院写作专业的情况。他介绍东北文艺振兴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及其在培养创意写作人才方面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霍艳讨论创意写作在文学创作和教育中的角色。她建议课程设计应更多元化,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此外,她强调调研和问题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专业作家、创意写作学生和业余爱好者之间的互动可能有助于文学生态的发展。

 


下午下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项静主持。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MFA创意写作专业学位项目负责人王宏图分享复旦创意写作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讨论了创意写作作为中文二级学科的发展问题,特别是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创作之间的平衡问题。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屏瑾讲述同济大学自2015年开始招收在职学生的创意写作专业情况。她分享了专业如今面临的挑战,包括适应二级学科化趋势,重新调整师资结构、学生来源和招生方式,以及如何让非中文背景的学生适应学术写作。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刘畅分享上海师大创意写作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他指出高考及中学教育的写作教学导向与模式对学生创意有所限制,呼吁重视创意写作内在造血功能。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吕永林介绍上海大学在创意写作领域的努力,包括建立硕士博士项目、开设课程、出版教材和学术刊物。他谈到对学科发展的期待和伦理问题的关注,强调了创意写作应考虑的伦理维度。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电影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介绍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对创意写作领域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她谈到,在课程设置上,文学所强调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多方面写作技能。文学所期待与其他院校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创意写作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晨晖学者杨宸作为新晋教师,分享对当前学生文学接受状态的观察与思考。他认为,随着媒介环境变迁,创意写作教育应适应分众文化和新媒体时代,培养能在多种媒介中创作、有广泛文学表达能力的新型作家。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黄平汇报了华东师大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创意写作专业的培养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方笑一进行了研讨会总结。方笑一教授认为,创意写作应该跳出传统的学科评估体系,与市场和大众读者更紧密地互动。最后,他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