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学的世界性”青年学者工作坊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17        浏览次数:12

 202351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文学的世界性”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会议邀请近30名学者、编辑、译者参会,结合中外学者对文学世界性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探讨文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文学概念的当代意义。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顾文艳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辞。文贵良教授介绍了中文系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教研室的人员构成、研究重点和学术传统,指出文学研究是一个非常开阔的研究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贵良教授致辞


工作坊随后进行主题发言。上午场的主题为“《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德译研究的学术思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杨稚梓老师主持。杨稚梓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华外译项目《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杨稚梓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中心特聘教授司马涛(Thomas Zimmer)做了题为《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的主题报告。他在跨文化背景下思考中国文学在德国文学传播的状况以及种种困难,深入剖析了市场对一国文化的开放程度及其影响。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首先了解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社会,应当不局限于宣传正面形象和积极的文学爱好者个人的努力。中国当代文学以独特面貌回应了世界问题,符合“世界文学”的标准。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司马涛教授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的李双志教授做了题为《书中书,梦中梦:作为盗梦空间的世界文学》的学术报告。李教授从弗朗哥·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猜想》关于树与波浪的概念切入,指出世界文学是一个不断生长、波动、流通的文本生成体系,翻译、阅读则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节点,构成了写作——(翻译)阅读(接受)——写作的循环链条。书中书的奇特设置,则是世界文学生成演变的取景之框与映照之镜。对阅读的书写,是一种链接式文本生成的自反特写,成为了文本生成的自我映照,是树的影子、浪的形状。李教授以《红楼梦》《少年维特之烦恼》《子夜》《沉沦》为例,沿着书中书的线索探寻了其梦中梦的意蕴空间,为世界文学的文本观照开启更多可能。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李双志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的薛松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新时期戏剧在德国的接受和传播》的学术报告。薛松老师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德/欧戏剧交流的三个时期,分为20世纪前三分之一的引入,1950年的文化交流以及新时期的全新合作形式。中国戏剧仍然存在译者数量少、翻译难度大、图书市场有待扩大、戏剧表演复杂等问题。最后,薛老师从语言文化差异、交流、中国文学/戏剧理论家评论的缺席、媒体形象等角度对中国新时期戏剧在德国的传播进行反思。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薛松副教授


在回应环节,复旦大学出版社戴文沁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范劲教授、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黄霄翎老师对三位发言者的报告做出评议与回应。戴文沁老师指出,司马涛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文学与目标市场的关系,并分享了自己在出版社中负责“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经历。近年来,国家对外译文学愈发重视,期望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带给更多读者和国家。


复旦大学出版社版权经理戴文沁


在对李双志教授的回应中,范劲教授指出,书不意味着对于对象的简单描述,实质是对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的区分,而书中书则是把现实世界变成虚构世界的最简单的办法。更进一步,书中书是浪漫派的“反思的反思”,是其所言的相互关联的无限性,即世界文学的真正结构。书中书取消了主体的区分,消解了民族、世界界限,从而达到了世界文学的要求。但是,树和波浪的图景样式仍然停留在经验世界,还是直观的想象,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范劲教授


回应薛松副教授的报告,黄霄翎老师援引文贵良教授在致辞中的观点,认为中西文化交流同样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模仿,第二阶段是发现本土魅力,挖掘本土传统。第三阶段发展为互相引入、平等交流。黄老师列举了中德建交后的几次戏剧文化交流活动,如1980年乌苇·克劳特作为桥梁人物促成了茶馆在德国的首映,成就中国话剧团首次国际演出。她认为,两种文化的交流前提是求同存异,而“同”则是世界性。最后,黄老师希冀未来能够涌现更多优秀译者,促成中德戏剧的文化交流。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资深翻译黄霄翎


上午场最后,现场观众向发表报告的学者提问,主持人杨稚梓老师总结。三场报告既有世界文学生成体系的理论和方法,也有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具体实例,更有中国推广自己文学作品的潜在方向。三位回应人分别从图书编辑、学者和译者的角度对这些话题的感想、补充和延申。在座的各位作为读者、学者、译者和创作者,在今天这场以文学的世界性为主题的会议上彼此聆听、互相启发,把接受的信息带回自己的一隅文学世界,在这间会议室中复制了世界文学生成。



工作坊下午场是“文学的世界性”青年学者圆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顾文艳副教授与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青年研究员曹洁然老师主持。

《上海书评》的执行主编郑诗亮老师从媒体人的角度出发,围绕《上海书评》于2020年疫情初期组织的《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专题、日常发表的各类关于拉美文学的书评以及近期针对尼采《瞧,这个人》中译本的译文批评这三个案例,探讨了大众媒体在世界文学的传播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郑诗亮指出,大众媒体在特殊时期应该更为注重发挥文学之于人类心灵的疗愈作用,同时,更多地关注处于世界文学“边缘地带”的作家作品,力求探索世界文学的更多可能。

《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姚云帆副教授回应分享了作为学者为《上海书评》等大众媒体撰写评论的经历。他重新思考了世界和文学的关系,并在海德格尔、布鲁门贝格、福柯的理论资源中探究世界文学的自我制作。现代世界具有自我制作性,即文学性。姚老师依循哈罗德伊迪斯的说法,指出治理结构是迭代性的,但文学结构是媒介性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姚云帆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杨宸老师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媒介的作用愈发在文学机制中凸显,我们必须将媒介的性质纳入世界文学。突破民族地域的局限影响需要巨大的原动力,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指向了我们共同遭遇的现实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杨宸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隋源远副教授从本科教学的角度切入,结合模式化的呆板套用、偶像化的空洞礼赞等弊病提出了“点、线、面”的世界文学框架性思考方法:点关注个性,基于读者的文字经验;线关注普遍性,即一般化的文学特点;面关注文本的历史性,可看做作家社会经验总和的切片。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隋源远副教授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的李双志教授回应认为,文学工作者应当推进文学可连通性的思考,拓展与当下世界的联系,并思考了ChatGPT对人性、文学所造成的挑战。他指出,游戏包含文本,包含叙事,打通游戏和文学的界限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学的世界性。

诗人夏超从汉字角度分析其在异文化文本中的嵌入,把文学、汉字、世界串联起来,讨论了瓦斯科波帕、庞德、谢阁兰三个诗人的诗作。他指出,在三首诗作中,文学关系经由了旅游纪念品、他山之石、水月镜花的由浅入深的过程演变。


诗人、译者夏超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董琳璐老师从米切尔著作的《风景与权力》切入,强调风景与权力的关系。异域城市作为重要的书写空间和被书写的对象,旅行、文学、城市空间构成了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图景。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董琳璐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的丁瑶老师从古典学研究出发探讨文学的世界性,回溯罗曼司题材在中世纪,经由了从西方到东方的流动,并在最终回到西方促成了西方观念的融汇。希腊传统的罗曼司主题多为逃跑、流亡等,拜占庭罗曼司则是在航海贸易、借鉴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发展为文化多元体,其拼贴式的创作风格成为世界性观念形成的中世纪表征。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助理研究员丁瑶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艺术研究院的徐可君老师从“颓废”的美学概念切入,提出颓废不是文明的衰败,而是作为反抗资本主义工业的立场为人所推崇。她以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钱钟书的《人兽鬼》中借鉴的美学思想和讽刺技巧为例,探讨了现代颓废美学的世界性。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艺术研究院徐可君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博士后郑依梅聚焦鲁迅对森鸥外的翻译,结合大逆事件背景,讨论具有世界共性的文学创作与创作主体的精神活动。森鸥外作品中所呈现的隐喻和讽刺指向的是混乱复杂的政治世界。鲁迅对森鸥外文字中“冷”的理智与“清妙随性”颇为欣赏,并敏锐地联想到了中国现实与森鸥外小说的映衬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郑依梅


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胡读书以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为切入点,探究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西方思想杂糅启蒙主义的心态对南国艺术学院创办的影响,并以当时上映的美国电影《波西米亚人》为案例,介绍颓废主义是如何引发南国艺术学院全体师生的全体共鸣的。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胡读书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林茜茜老师从《西湖佳话》如何在日本传播,如何被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等)重新创作展开,试图以《西湖佳话》为例来探讨在日本的中国文学。白蛇传的故事在日本传播,受到作家改编,接着又以另一种方式回转影响田汉的电影创作观。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林茜茜老师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张若玉老师关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语流亡报刊,如《国际文学》《汇集》《言语》《建设》,试图在世界文学的概念下理解德语流亡报刊文学。流亡报刊作为特殊时期文学流通和思想交流世界性平台,文学内容符合时代精神,带有文学世界化的鲜明色彩,共同构筑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支撑,对当下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张若玉老师


《文汇报》的钱雨彤老师分享了文汇笔会近年编发的中外作品。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副刊之一,文汇笔会刊发过包括旅行文学在内的各种具有知识性、重主体意识的文章,可以被视作一个眺望世界的窗口。在信息时代,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成了一种直接反馈机制,对文学形态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汇报》编辑钱雨彤


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博士后吴天舟老师以史学与文学的跨学科视野对学科研究中的误区进行讨论。吴老师以鲁迅与日本文学、李劼人与大河小说的研究为例,指出论文研究中的任意比附、出口转内销等误区,强调研究背后的语境以及所处工作面资料的收集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吴天舟


圆桌论坛最后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胡桑老师与《上海文化》的木叶老师评议总结。首先,讨论围绕文学和世界的关系展开,与会学者的研究领域也愈来愈精细,呈现了对边界意识的反思。比较文学的边界已不再是文人的边界,而是历史/世界的边界,即最辽阔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其次,工作坊体现了文学和世界关系图谱上媒介的重要性,回应了信息化时代媒介的透明性。正因为有语言媒介的文学边界的存在,才产生了文学交流的渴望性。第三,与会嘉宾的发言体现了理论与方法的反思与更新。文学研究不是自身生成的,而是来自世界深处的现实研究。从人自身出发,培养世界文学的立场、判断力、欣赏力对于文学研究至关重要。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胡桑老师


《上海文化》编辑木叶


闭幕式环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范劲教授总结:世界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模型,复杂的模型依赖自由的主体。顾文艳副教授对工作坊的发言者、组织者、线下的听众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文学的世界性”青年学者工作坊就此圆满落下帷幕。



文字|黄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