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意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会议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35

112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意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会议采用线上方式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共30余位学者参与,围绕意象理论的建构和实践展开讨论。

会议讨论开始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成纪教授致辞。刘成纪教授追溯了“意象”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叶朗教授在“意象”理论建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并介绍了朱志荣教授在叶朗教授“美在意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是意象”的推动性,这种“往里挤”的研究,开拓了意象研究的空间。最后,刘成纪教授对“意象”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次会议根据专家发言内容分成四个单元,每一场分设主持人、评议人,对会议发言进行评议。与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涉及意象内涵的原语境分析、意象理论的现代阐释、意象的词源考证与译介,舞蹈意象、视觉意象、音乐意象等艺术意象的创作与实践,意象与其他理论、领域的比较研究等方面,体现出多元化、跨学科、跨语际的研究特点。


第一单元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韩伟教授主持,扬州大学文学院古风教授点评。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张晶教授发言题目为“意象·形象·物象”,张晶教授认为不应混同意象、形象、物象等概念,而应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意象的内在性、生成性和媒介性三个特点。

中南大学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毛宣国教授讨论的题目是“感性的回归与精神的高扬——气氛美学、显现美学与意象美学异同比较”,将意象理论与吉尔诺特·波默的“气氛美学”和马丁·泽尔的“显现美学”进行比较,讨论其精神的会通。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提出“意象阐释学的观念和方法”,借由《意象生成》、《呈现与阐释》到《意象之美》意象三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建构意象阐释学的观念和方法,依托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贯通艺术理论艺术实践艺术欣赏,重新发掘中国美学的经典范畴意象对于艺术阐释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施旭升教授继续关注“意象与媒介”问题,提出“艺术即意象,媒介即形式”观点,探讨了意象作为媒介的介入性。传媒与艺术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啮合的格局,构筑起了艺术与传媒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志荣教授“论意象范畴的转译会通”的发言,关注意象的译介问题,讨论了古汉语中的互通,西方ideaÄsthetische Ideeimage等对意象翻译的不同侧重点。意象范畴的转译,推动了中西意象思想的会通与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宋伟教授讨论了“禅宗美学与中国艺术境界之生成”,领会禅宗美学的内在意蕴以把握中国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发展的全貌,更好地体悟中国艺术特有的玄幽虚静、盎然空灵境界,不啻为一种独特的路径。

武汉大学邹元江教授围绕汉学家朱利安对《老子》非客体化的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了东方美学中的非对象化思维对西方近代绘画观念变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武汉大学文学院王怀义教授探讨了内涵的现代转折,分析了晚清民初时期两条阐释“物”内涵的路径。其一是晚清工具论和科学主义视阈下,转变为纯粹的无生命的自然存在,从自然、宗教而进入到审美领域。其二是传统的文字学、训诂学、考古学、民俗学为“物”内涵的发掘提供了颇为扎实的文献、文字证据。


第二单元由朱志荣教授主持,顾春芳教授点评。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赵建军教授发言题目为“唐代意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整体分析了唐代意象论的发展,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唐初至中唐是意象和合理论的形成时期,中唐为意象和合理论之实践时期,中唐至晚唐是意境及意象理论的回归传统时期。赵建军教授认为唐代意象理论整体上实现了对前期审美思维惯性的突破,通过佛教各宗体系内般若美学理论的支撑,聚焦于意象和理论的立说。

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黄立教授发言题目为“敦煌舞蹈意象创构探赜”,将舞蹈与意象进行融合探讨,认为敦煌舞蹈意象是敦煌壁画中的舞蹈范式所呈现的主体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表现为雅俗图像、艺术通感和佛道融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常新教授从视觉艺术现代转向的文化学来考察意象仿像两个概念的不同表现,分别从视觉艺术的现代转向所造成的梦魇抑或解放趋向,仿像社会的带来的欲望与狂欢症候,传统失落的无奈的守望与惆怅以及意义的复合视觉艺术的重生等方面进行讨论。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韩伟教授围绕音象论展开讨论,归纳了图像音象”“语象音象”“想象音象三种音象创构的范型。在此基础上谈论了音象与音景的关系,音景为我们呈现出了听觉与视觉在文化层面的联觉关系,也要关注音象的社会性和民族性问题。最后提出了音象思维的讨论。

上海大学中文系曹谦教授讨论朱光潜美学中的意象翻译,具体关注朱光潜美学中的意象翻译问题,细究了表象(representation),形象(image),理念(idea)和理想(ideal)三种对于意象的不同译法,体现了不同的侧重,对于深入探讨意象作为一个基本美学范畴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冀志强教授从原典阐释的角度深入研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神思篇》《原道篇》的意象创构过程和结构。其中,是世界对人的显现;表现为的产生与的运行;言与辞则要求文章意象的清晰。

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胡俊副研究员关注“神经美学与审美意象创构”,结合神经美学与审美意象创构进行跨学科研究。从加工脑谱图来研究言象意的三层审美特质入手,分析了审美过程中审美意象创构的脑神经机制,以揭示审美活动中生成“象”“意象”“审美意象”“审美意境”的创构过程。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简圣宇教授讨论的题目为“宋代意象理论发展的理学因素”,探讨宋代意象理论必须考虑理学因素,为意象理论构造出了一个以天人合一为基座的宏大背景,由此赋予意象概念以气象的内涵,又为中国审美观念注入了理趣这一核心思想,促进了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思维的最终形成。


第三单元由兰州大学白宪娟副教授主持,中国戏曲学院孙焘副教授评议。

四川文理学院王赠怡教授探讨了“意”与中国式美学体系的建构,从“意”的本体论、方法论、美感论、接受论四个方面探讨其建构中国式美学体系的功用,将美学体系的中国模式呈现出来,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的运行逻辑和变化规律。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徐军义教授探讨意象创构中的之本,认为意象创构是物之理和人之性的交融,是心与物的相互建构。意象的生成与创构是人的自我发现与物自然显现,在自然与自由之间,人在造就了意义世界,也创造了物的文化价值,实现了美的创造和发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贺方刚讲师关注意象美学的情感分析中的遮蔽与明察,从意象的表达和情感在意象创构中的作用上来讲,情感有一定的隐藏性,通过分析使其在舍勒现象学的意义上得以明察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曾仲权讲师探讨了“四象论与中国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型”,结合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理论、想象意识理论和郑板桥的画竹论,依据人类视觉意向经验的差异,将视觉意象分为本象、直象、间象、想象,并吸收了康德的想象理论,以此深化意象理论探讨,发现中国意象理论传统中意象的形而上学先天生产衍生机制。

浙江外国语学院刘亚斌副教授关注汉字意象与诗人庞德的意象观,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结合汉字意象特点并借鉴旋涡派绘画和雕塑等艺术理论,分析意象诗学的语言图像特性。关注汉字意象在诗歌现代转型过程表现其跨文化功用,在中西文化互鉴中体现其诗学创造的价值。

南京财经大学刘程副教授关注中国古代屋脊兽艺术的意象叙事特征,将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论与屋脊兽艺术本体意象视角研究结合起来,将艺术学与文艺学进行结合,深入探索和梳理共存于屋脊兽艺术中最具代表的意象叙事特征。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赵臻教授同样关注气氛意象的中西美学的分歧与融通,西方气氛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尤其是意象美学有着天然互补的内嵌结构,关注在审美现象学视域中实现二者的融合。


第四单元由简圣宇教授主持,由曹谦教授评议。

中国戏曲学院孙焘副教授由意象概念反思美学的边界,在“感性学”学科发展的转向中分析意象学说的思想资源。经过自觉的理论转化,作为一般美学理论概念的意象较便于突破学科壁垒,也有助于探索一种建设性的、非独断的价值讨论。

兰州大学白宪娟副教授讨论了“汉代扁鹊意象政治解读的文学意义”,扁鹊意象既呈现了汉代士人融涵了儒墨道法的政治理性思考,同时也流露了汉代士人因应政治形势而来的政治情感流变。对汉代扁鹊意象的考察,亦有助于思考意象的类型化存在、传统意象理论的创作支撑维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胡远远讲师界说象罔,关注意象范畴语义的发生和正变,回到象罔产生的原始语境阐释二者的内涵、外延,区分了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多种意象话语言说的情景。

湖南师范大学牟方磊讲师基于叶朗与张祥龙的阐述了“意象现象的异同。从生成”“性质”“意义方面区分和理清二者的异同,在对二者的同异辨别、清晰界定和细致辨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二者的深层融通。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郭勇健教授关注台湾画家何怀硕艺术论所表现的意象主义。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意象主义在艺术批评上表现为人文主义。何怀硕的艺术史书写是一种审美的坚守,属于鉴赏-审美取向的艺术史,因而意象主义在艺术史领域表现为美感主义。 

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王中栋探讨了王弼的本无论意象观,本无论是王弼论证言、象、意关系的重要依据。虽然不可言说,却可以通过去体悟和把握,体现了有与无的交融互渗而又彼此生成,并由此引申出象以言尽、意以象显的思维方式,揭示了王弼本无论与意象观的内在关联。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宋湘绮副教授关注意象与形象IP的创作问题,当代文化产业化发展为艺术精神开辟了更多存在时空,场景应用、IP跨屏传播、文旅融合都是含有艺术精神的特定意境,是典型的意象传播。

南开大学李晓梦博士探讨了古琴意象史建构方法论研究,分析了古琴比象演进史的两个系统、两种路径、五种模型、五个枢纽。古琴比象为琴在形制与意义上的最终定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所共同构筑的古琴比象系统为琴为众乐之首地位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最后,朱志荣教授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意象理论的建构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探索,但还需学界同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挖掘“意象”理论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