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春时教授“审美本质的发现和证明”讲座
发布时间:2013-11-15        浏览次数:85

     2013118日下午,厦门大学杨春时教授应邀走进我校的美学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审美本质的发现和证明”的精彩演讲。讲座由我校朱志荣教授主持。

    在这次讲演中,杨教授高屋建瓴提出审美本质的发现和证明问题。由“本质”生发到西方哲学从认识论到语言学转向,提出“美学”应称为“审美学”。尔后,他分析了发现的逻辑和证明的逻辑不同之处。

    就审美本质的发现问题,杨教授首先梳理了美学方法。近代以前演绎、归纳、逻辑-历史的方法,现代的解释学、现象学等方法论,深入浅出地阐释种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以解释学的体验-理解代替现象学的先验意识,同时客服解释学的历史性的局限,寻找能够直达存在的体验-理解,即审美体验。

    其次杨教授具体地说明了如何发现审美本质,排除现实意识进入审美体验,然后在审美体验中通过美感捕捉审美对象的本质,再对审美体验和审美范畴进行反思,得出审美意义。他认为审美意义就是自由,接下来对自由进行规定。自由具有本真性,也即超越性,超越现实生存,回归本身的存在。同时自由不是主体性的胜利,而是我与世界的主体间性的实现。

    最后杨教授从美学本体论的角度提出存在超越主客对立,是逻辑的设定,不在场却是在场的可能性。为他证明审美本质做足铺垫。

    审美本质的证明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存在与生存的差别。杨教授认为存在是生存的依据,而生存是“残缺样式”,是存在的异化。同时生存具有超越性,指向存在,这才保证了自由的可能性。其二是生存方式。杨教授分析了三种生存方式,即原始人类动物式的自然的生存,以物质生产为主导的现实的生存方式和独立的精神生产主导的自由的生存方式。

杨春时教授始终站在美学、文艺理论和现当代文艺思潮、现代性等学科领域的前沿,视野开阔,思想深邃,理论的敏锐和锋芒处处可见。这次讲演既是美学的又是哲学的,引发众多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开阔了学生跨学科的学术视野。

                                                                                                                        (廖红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