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在中文系特藏室由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法教授带来一场精彩讲座。这次讲座的主题是“从美学和文化看现代京城的象征体系”。中文系朱志荣教授主持,文艺学及其他专业众多同学聆听此次讲座。
张法老师主要通过京城的建筑进行美学和文化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指出京城建筑的象征体系。张法老师首先指出象征体系的基本元素有四个方面,即广场的、纵向建筑(天安门和前门)、横向建筑(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和纪念碑,并通过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从美学角度看,在广场方面,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以政治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另一种是商业汇集处和交通的一个汇集处。而中国城市广场主要来自前一种含义,并梳理了广场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在纵向建筑和横向建筑方面,张法老师列举了四大建筑,更加清晰地分析了这些建筑。
最后举出纪念碑,通过纪念碑和宏大叙事之间的关系,指出纪念碑宏大叙事的政治美学特征。
接下来,张法老师着重从文化角度分析京城的建筑象征体系,指出建筑所包含的多重叙事和复兴主题,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于现代性宏大叙事新基调的呈现。先是从绘画的角度呈现出来,接下来张法老师从文艺上对建筑象征体系进行定义:即典雅之诗和大众歌曲。
既然如此,应当建立怎样的建筑象征体系?张法老师通过天安门体系和梁陈方案的比较来阐释。并且从建筑民族象征的基本构成解释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天安门体系,主要从建筑形式、整体结构和象征仪式的角度进行分析。
张法老师还从仪式体系和意识形态内容分析了共和国前期的美学建构,例如对《开国大典》画像和摄影的比较,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同时列举了莫斯科红场和朝鲜塑造领袖的方式来论证。
接下来是关于天安门体系、梁陈方案和故宫的共同特点,彰显出的中国特色,从这些例子中梳理了中国建筑的中轴线的方案,既然如此,中轴线的象征体系是否是全世界的普遍模式?从美国首都的规划读解出美国主要模仿希腊和埃及,是一种三角形的模式。接下来,张法老师开始对中美京城象征体系进行比较:中轴线和三角形的区别意味着哪些区别。从政体层面和宇宙层面解读,中轴线与太极图关系密切,而三角形更多贴近几何学。
从天安门体系的演变引出京城象征体系在新世纪的探索并指出广场的词义转换,张法老师列举了各个省会城市的广场和新建城市的广场变化阐释广场的词汇和空间的转变,并且列举了北京四大建筑(国家大剧院、央视新楼、国家体育馆和水立方)的特点,这四大建筑对建筑对京城模式方向的彰显。最后谈到正在演进中的京城象征体系,即由百万雄狮过江而来的扩展。
接下来的互动环节,多位同学向张法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张法老师对此一一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张法老师这次讲座以翔实的内容、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积极参与,可谓一次思想的盛宴。
(王婷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