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薛博博士谈:“事件量化与现代汉语动词后缀‘-满/尽/光/完’的形式语义”
发布时间:2018-11-30        浏览次数:195

  

  

2018年11月26日,中融人文学术沙龙丽娃学术沙龙讲座“事件量化与现代汉语动词后缀‘-满/尽/光/完’的形式语义”,在人文楼4333室举行。主讲人是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与当代语言学系博士薛博,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韩蕾副教授主持

 

 

   

在本次讲座开始,薛博博士首先指出现代汉语含有/尽/光/完的复合词与典型动结式复合词如“骑累”、“打死”“扩大”在述谓结构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与英语、日语法语中典型的分裂动结式进行跨语言句法比较。在这四种语言中动结式都增加了具体事件的结果并能述谓句中主语或宾语,而现代汉语动词后缀/尽/光/完则是起到对事件参与者数量的最大化量化要求,并没有额外增加述谓结构和具体的事件结果义。

 

 

 

为了清楚分解出现代汉语此类后缀的语义作用,薛博先介绍了内部情状体的四种分类,以及现代汉语外部体词缀“着”“了”和“过”的语义。接着介绍形式语义学的事件量化以及代数语义学基础,并基于此理论框架提出,不同于之前看到的现代汉语典型的动结式复合词,此类动词后缀-满/尽/光/完应该分析为广义全称部量词,其中-满选择性量化与空间相关的量域,其余三个动词后缀量化事件中出现的增量述题。薛博之后援引俄语动词词汇化前缀与超词汇化前缀的跨语言事实印度语中类似的词缀现象以及粤语方言词缀-晒的相应语义表现,从比较角度证明此类词缀语义的特殊性,显示了与汉语典型动结式复合词不同事件的构造高度。

 

 

  

座的现代汉语教研室部分教师,以及语言学专业硕士、博士生与薛博博士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大家就跨语言比较的形态-句法基础生成语言学的原则参数理论框架外部体与内部体的区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讲座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