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中融人文学术讲座“汉语动词重复类省略句的新视角”,在人文楼4430报告厅举行。主讲人是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与当代语言学系系主任、博导潘海华先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部分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潘海华教授从分析“张三喜欢他的老师,李四也喜欢Δ”这句话的歧义入手,提出问题:类似句子,到底应该分析为动词悬空省略还是空宾语结构?潘海华教授首先解释了此类句式中代词带来的宽松解和严格解的语义差别,指出研究此类汉语句式的理论意义,并从跨语言类型学角度指出,这个争论在其他语言当中也同样存在,以激发大家思考汉语动词省略结构的句法本质。
讲座中,他细致梳理了现有文献对此类结构的分析。潘海华教授指出,在前人观察到的状语省略、回指删除、多种解读的三个句法语义证据中,只有状语省略证据最具有说服力,从而能够证明汉语动词重复类省略句,应该分析为动词悬空省略结构。
基于此,潘海华教授又列举出至少五条句法语义证据,支持将汉语动词重复类省略结构分析为动词悬空省略:
第一个证据来自动宾习语的宾语省略,譬如“吃回头草”和“拍马屁”等,特定习语义必须来自于动词和宾语的共现。第二个证据是宾语为量化短语的省略,空宾语说难以解释量化短语的两种语义解读。第三个证据是动词为并列复句的省略,空宾语难以得出指代复杂事件的指称义。第四个证据来自粘宾动词的宾语省略,例如“属于”和“通往”动词的宾语省略。最后一个证据来自含有汉语否定极项的宾语省略,空宾语说很难解决否定极项在动词重复结构中的允准问题。
讲座最后,潘海华教授强调,应将现代汉语此类句式分析为动词悬空的省略结构,该看法对跨语言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
整个讲座过程之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的师生们,以及来自不同高校与院系的师生们,与潘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就代词回指的识别、省略和追补、句法移位与删略机制等问题充分交流了看法,讲座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