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讲座回顾 | 沈卫荣: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01        浏览次数:21


讲座题目: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与实践

主讲人:沈卫荣(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中文系教授、博导、中文系主任)

主持人: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承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讲座时间2022102119:00

线上地点:腾讯会议

 

主讲人介绍

沈卫荣: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系博士,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中文系教授、博导、中文系主任;研究领域为西域语文、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的比较研究;历任哈佛大学印度梵文研究系合作研究员、德国洪堡大学中亚系代理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共同研究员、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等;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代表作包括《西藏佛教历史的语文学研究》、《寻找香格里拉》、《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和《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大乘要道密集〉研究初编》等。

 

内容回顾

20221021日下午7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中文系教授沈卫荣老师在腾讯会议进行了题为《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与实践》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知名学者学术讲座的第28场,也是强基班近代学术史专题导读系列讲座的第2讲,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300多位师生在线聆听。沈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详实,结合自身经历,回顾学术研究与语文学紧密的关系,从六个范畴展开介绍,开拓了我们对于语文学的视野,弘扬了语文学的学术精神。

沈老师首先结合了自己丰富的学术经历,说明“为什么我的心在语文学”。沈老师的研究范围包括蒙元史、印藏佛学研究、国学与汉藏佛学研究、语文学等部分。沈老师列举保罗·德曼以及萨义德提出的“语文学的被遗忘和现代人文科学的衰落和危机”,呼吁我们要回归语文学。

然后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语文学的六个范畴。沈老师在论述的过程层层深入,将语文学的边界不断扩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

 


范畴一是语文学的基本定义,语文学的字面意义是对言语、文本或文献和学问的热爱,引申为泛指世界上所有与语言和文本相关的知识、学问和学术;与对“智慧”和思辨的热爱相对应,是人类精神文明体系的两大部类。

范畴二是语文学作为人文科学之源头。古典语文学与西方古典学,是现代人文科学的起源。

范畴三是语文学作为人文科学研究和代名词的总称。现代人文科学最初并没有文、史、哲或区域文明的划分,对语言、历史、宗教、文化等研究均为语言学的研究。

范畴四是边缘化和流亡中语文学。现如今语文学不再是人文科学研究的主流,具有更强阐释性、普适性的理论范式逐渐占领人文学界。

范畴五是作为学术精神的语文学。语文学作为学术态度、学术立场和学术精神,要求研究者对语言、文本和学问的热爱;对语文学学术方法的坚守;对实事求是的、实证的、科学的、理性的学术研究方法的坚持和追求,对最基本的人文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的积极维护。

 


期间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语文学上三次伟大的发现。

范畴六是作为一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语文学,即倡导一种理解、宽容和和谐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最后,本次讲座主持人罗岗老师进行了点评,指出强基古文字学与语文学同属有待回归的冷门绝学;回归语文学也是召唤人文主义批评;语文学的视野不只是专门的学问,更是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同学们在老师讲座后积极提问,讨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为与会同学提供了语文学的思考路径,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