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文系校庆报告学术讲座 —— 刘晓丽:作为原理的东亚殖民主义文学
发布时间:2018-09-18        浏览次数:87
 

913日下午3:005:00,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中文系和《文艺理论研究》承办的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校庆学术报告系列一——题为“作为原理的东亚殖民主义文学”的学术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中文系4110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刘晓丽教授主讲,汤拥华教授主持及评议。

 

刘晓丽教授将研究目光聚焦于“东亚殖民主义文学”这一论题。讲座中,刘晓丽教授从四个方面阐释了“作为原理的东亚殖民主义文学”的理论内涵和研究路径。首先,何为“作为原理”?刘晓丽教授从什么是人文学科的创新这一问题出发,指出或是发现新材料,或重新梳理原有材料,使之产生新的联系。“作为原理”正是这样一种研究,以新材料和新联系搅动原有看待世界和文学的方式。其次,何为东亚殖民主义?在廓清东亚殖民主义范围的基础上,刘晓丽教授从长时段的人类历史考察出发,指出存在着谋求远方利益的殖民统治和以教化为号召力的中心—边缘的扩张主义这样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想象世界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厘清东亚殖民主义的意涵,日本借用西方的方式——殖民东亚地区,同时用古代中国的“中心——边缘”的观念来构想世界秩序。再次,刘晓丽教授以东亚殖民主义文学中的伪满洲国文学为个案,讨论了东亚殖民主义文学区别于欧美殖民地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本殖民政府一面干预文化生产、文学事业,一面又鼓励殖民地本土人的文学创作。东亚殖民主义文学主要是世居民族本土人的文学。刘晓丽教授深入伪满洲国文学中满系文学、日系文学、鲜系文学、俄系文学的具体文本,描绘东亚殖民主义文学的基本形态。最后,讲座阐述了作为原理的东亚殖民主义文学的理论创新和意义所在。作为原理的东亚殖民主义文学把东亚纳入到解构殖民话语体系之中,丰富现有的殖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同时,东亚殖民地抵抗形式的多样性,提供了重新梳理殖民地反抗经验,反思民族主义理论的新路径。

 

刘晓丽教授的发言后,评议人汤拥华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在场的同学们就自己的困惑向老师进行了讨论和提问。刘晓丽教授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和对话。

 

(冯芽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