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上午,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特藏室作了一场题为《未来的古文字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白于蓝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各院系的五十余名师生在场聆听了讲座。
吴振武教授的讲座分三部分进行。第一个部分是从古埃及文字等世界上其他文字的破译工作谈起,结合中国古文字考释的实例,对古文字的考释方法作了总结和探讨。第二部分指出古文字考释的基本方法有四个:一是利用《说文解字》、《汗简》、《古文四声韵》等传统字书往上推;二是通过和传世文献的对读来进行考释,比如古文字中的“见”和“视”字就是通过楚简和传世文献的对读区分开来的;三是通过发现古文字自身的规律来进行考释,如郭沫若先生对甲骨文中“五十”、“七十”、“九十”等合文的考释;四是通过破通假进行古文字的释读。第三部分是结合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未来的古文字研究进行了展望和设想。吴教授提出未来可以利用机器代替人工来进行古文字的释读,因为人眼有时候会看漏的东西机器不会看漏,而通过海量标注可以使机器准确地识别图片。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使已知的知识准确地输入机器。吴教授关于未来利用人工智能考释古文字的构想使大家深受启发。
讲座之后,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冯胜君教授对讲座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吴振武教授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
吴振武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法人代表)、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