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场校级学术讲座:陈保亚教授谈“音节判定的可行性标准”
发布时间:2017-12-25        浏览次数:92

 

20171218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内历史语言学及语言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陈保亚教授,在人文楼4330室为我校语言学专业的师生们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介绍并分享了他在音节研究方面的前沿成果。

下午2:00,本次讲座在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郑伟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陈教授所作的报告题为《延展性:音节判定的可行性标准》。众所周知,音节是人类在感知中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之一,但关于音节的定义学界至今仍莫衷一是,堪称“世界性难题”。因此讲座伊始,陈教授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音节判定的实证标准和客观存在的四方面技术难度,即如何界定音节数目、核心、顺序和边界;尔后又渐次爬梳了早期音节理论——搏动理论、紧张理论和能量峰/响度理论对音节的内容实质、方法准则及局限缺憾,尤其对当前影响力最大的“能量峰/响度理论”做了细致的分析。陈教授认为,响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个音节内部音段的分布规律问题,但其理论与操作局限也颇为显见,如:连续元音音核判定难、响度层级顺序不一致、开口度原则不充分、在耳语中应用易失效等。

在此基础之上,陈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音节判定的“延展性”标准。他首先提纲挈领地概述了该标准的核心主张,即:每个音节是有一个且只有一个音段的口形是可延展的;口形可延展的音段是这个音节的音核;有几个音核就有几个音节。并强调这一标准的认识论基础(即音节的实质)是音长而非音强。之后便纲举目张、旁征博引,结合汉语、英语、傣语等诸多语言中的具体实例,条分缕析地阐释了延展性标准的操作方法与使用范围,其良好的可行性颇令人瞩目,为解决音节判定难题提供了又一条有效的可能途径。

综观整场报告,形式精简、内容精要、思想精深、论述精当,而其后的讨论环节亦相当精彩,在座师生就音节判定、音位分析、产出感知与加工机制、方言与民族语调查方法等问题与陈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探讨;循与释、征与引、思与辩、述与论,无不热火朝天、珠玑纷呈,着实令大家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