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外国语学院N217会议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举办了一场研究生论坛——“中韩共同的殖民地记忆”。该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海外韩国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助。参加论坛的嘉宾有:中国海洋大学韩国语系主任李光在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海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晓丽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韩国语系裴钟硕教授和李翔宇博士,青岛理工大学韩国语系韩红花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罗劲草博士,青岛农业大学文学院王越博士,《探索与争鸣》的主编叶祝弟先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吴芸茜编审、《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吴芳博士。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韩语系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13名博、硕士研究生围绕“中韩共同的日本殖民地记忆”论题做了学术报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和中国海洋大学韩语系、中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李翔宇博士的主持下,论坛首先由李光在教授和刘晓丽教授致辞,并由李海英教授对“海外韩国学重点研基地”项目做了简介。会议在一片掌声和期待中展开。
依据论文内容,报告分为四组进行,分别由海洋大学的郭文昕、何潮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谢朝坤、李冉轮流主持。
首先由来自海洋大学的硕士生何潮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李冉、硕士生徐隽文进行报告。
徐隽文:“借问满洲陈白露,猩红一点为谁颦”——“满洲国”明星作家杨絮的文化表演与文学创作
报告介绍了杨絮在1939年至1945年间的文化实践活动与文学创作情况,论述杨絮成为“满洲国”文化明星的过程与原因。徐隽文首先结合作家自述和相关新闻史料,完整勾勒出杨絮文化活动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文学创作,重点落足于杨絮的日记书信这一“私写作”,由此呈现殖民地不同文化群体的生存样态和殖民体验。最后,报告探讨了杨絮如何在殖民者、被殖者和自我的多方合力下参与到“满洲国”殖民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徐隽文认为,杨絮作为“满洲国”国家体制的文化符号,是多方“共谋”和互相“利用”的结果。
何潮:尹东柱与沈连洙诗中离散意识的比较研究
何潮首先辨析了“离散”的概念,由此展开对尹东柱和沈连洙这两位作家诗作中离散意识的比较研究。两位作家都有离散的经历并在作品中展现出离散意识,又具体体现为不同的“诗世界”。诗作中所表达的对日帝国主义的抵抗以及维持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努力,正是对“离散意识”的体现。何潮认为,以两位诗人作为个案,是把握当时在满朝鲜文人的身份、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面向。
李冉:“东亚操觚者大会”及其对伪满洲国文艺界的影响
报告首先梳理了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操觚”一词之义。继而从文学史的角度厘清此次会议的召开经过,探讨其对伪满洲国文艺界的影响,以此切入伪满洲国文学及文化宣传史的一个具体面向。李冉以史料呈现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会议的出炉、名单拟定、会议内容及活动安排,在此基础上,李冉认为,本次大会并无实质内容,日本及各地媒体及与会代表都对会议的反映冷淡,日方“推进大东亚”建设的目的也未达到。
第二组报告人,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硕士生王一丹、任秋乐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吴璇。
王一丹:咸亨洙满州体验与诗歌创作
王一丹首先简单介绍了诗人咸亨洙的生平,认为他的作品展现出包括“生命探索”在内的多样面貌。诗人于1937年移住满州,这成为其创作的转折点。入满之前,其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关注内心世界的特点,进满之后,诗人开始审视现实世界,作品呈现出批判现实、惯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转变。王一丹认为,在满州“新世界”中,诗人无法融入又无法逃离,这一新空间内的畸形、黑暗现实,促成了咸亨洙的转变。
吴璇:满洲国时期白朗的文学活动——以《大同报》及《国际协报》的文艺副刊为主
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白朗在“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活动概况,呈现其早期从事革命事业的过程;其次,通过对白朗在《大同报》和《国际协报》副刊上的创作、编辑活动的详细分析,展现了其初登文坛的全貌,并以此呈现集结于报纸副刊上的抵抗文学之力。吴璇认为,白朗在“满洲国”的经历,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白朗以副刊为阵地,集结了一批东北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对东北文学的开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白朗的开拓意义,正在于此。
任秋乐:安寿吉《北乡谱》体现的朝鲜人“自治”
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大量朝鲜农民移居至满州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治”运动。伪满洲国朝鲜系作家安寿吉在小说《北乡谱》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生动描绘。报告从安寿吉本身与伪满洲国国家性质的相互关系入手,探究该小说中民族协和与农民道的实现这一安寿吉式的“自治”之路。任秋乐认为,满洲国的“民族协和”理念是安寿吉提出“北乡精神”的基础。
第三组由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硕士生蒯琪和郭文昕,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谢朝坤组成。
蒯琪:金朝奎在满时期作家意识变化研究
报告主要通过对金朝奎作品的解读,来挖掘其入满之后创作心态和创作内容的变化。在1939年入满后,金朝奎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自己的满洲体验,作品呈现出彷徨、矛盾至直面现实的变化,后又呈现出对现实的暴露和对光明的期待。蒯琪认为,金朝奎入满前的负面个人情绪通过在满时期的民族处境,上升至民族意识,诗人通过作品,揭露了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对民族独立解放寄予无限期望,表现了其反抗意志和民族意识。
谢朝坤:焦虑与虚无——爵青“落水“前后
报告先梳理了日本对伪满洲国文艺界的控制,伪满作家爵青为避免与当局文艺政策发生冲突、避开“暗”描写而创作的作品,暴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与焦虑。报告通过作品分析,将爵青的心理、情绪归结为“绝境和新生”、“抉择与申辩”和“焦虑与耻感”。谢朝坤认为,爵青在言论上媚日,在作品中却表现出焦虑等复杂情绪。因而,考察其作品,认识媚日侧面之外的爵青,是更好地接近作家复杂性及伪满文学实况的要道之一。
郭文昕:崔曙海与安寿吉满洲认识的差异
报告首先介绍了两位作家不同时期的满洲生活体验,并由此出发,详细分析崔曙海的《红焰》和安寿吉《凌晨》中体现出的“矛盾冲突”与“和睦友好”的差异,在两部作品中,对朝鲜族移民进行压迫和剥削的“施害者”有别,报告进一步告探讨了这一差异存在的原因。郭文昕认为,正是1920-1940满州历史背景不同以及作家满州体验的差异,造成了他们不同的历史感受和视角,并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出这一差异。
最后一组报告者,包括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硕士生辛莉莉、岳俊宏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庄培蓉和硕士留学生徐海玲。
庄培蓉:50年代的梅娘与上海《新民报》晚刊
报告首先介绍了梅娘50年代的生活和创作概况,并针对这一创作高峰,从与唐云旌的认识、50年代《新民报》的报纸编辑方针和处境,及作家自身在创作实践上对主流话语的积极迎合三方面探讨梅娘何以获得并长久经营上海《新民报》这一发表空间。庄培蓉认为,这一人一报,在50年代命运相似,面对主流话语,一面积极迎合,一面微妙背离。同时,梅娘50年代的作品并非一座孤岛,它以“后遗症”的方式,影响着其晚年的创作和言说。
辛莉莉:李根全《老虎崖》作品人物形象所体现的三条路线
报告首先介绍了李根全及其五六十年代的创作,并通过对小说《老虎崖》中的人物形象的介绍和分析,归纳出了小说人物的三种选择/路线:“共产党路线的选择”、“纠结与彷徨的选择”以及“国民党路线的选择”。辛莉莉认为,李根全在小说中最后以共产党与八路军取得革命胜利结尾,反映了当时朝鲜族人民坚持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的正确性,并再次强调了作者对共产党路线的认同。
徐海玲:人生如“春”对《小城三月》的解读
报告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萧红对“春”的描写。首先是介绍了人生短暂如春的翠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翠姨与萧红的共同遭遇与相似命运。《小城三月》以“季节”的更替表达时间的流转,其中,春是该小说的重要季节背景。萧红将“春”与人物的命运、感情交织一起:既暗示翠姨人生短暂如春、翠姨的幸福短暂如春,又使人生之短与春之轮回形成鲜明对比。徐海玲认为,翠姨是萧红的影子,萧红在与家人和解后,拥有了短暂的最后一次幸福,但年年春来,翠姨已逝,萧红不再。
岳俊宏:解放前后李旭诗歌的主题意识变化研究
报告着眼于具体文本分析朝鲜诗人李旭解放前后诗歌创作的变化。解放前,诗人的诗歌主要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有浪漫色彩;解放后,诗人的创作转向写实,富于哲理性,诗歌主题融入政治色彩。岳俊宏认为,这种转变源于时代背景及个人身份、思想变化,尤其是在创作上的变化,体现了诗人从在满朝鲜人作家蜕变为中国朝鲜族作家做出的卓越努力。
在每组结束之后,各位老师和编辑对学生的报告和论文做了精彩的点评:或提出问题,或与在场师生进一步深入讨论,或针对细节提出修改意见,令所有报告者受益匪浅。
老师们指出,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注重史料收集、爬梳和整合,挖掘研究空白,是史料研究的脉系,而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擅长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两校学生展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特色。在肯定学生们的优点之外,老师们也给出了批评意见,如取题、脚注、关键词的使用、表述上的态度问题等细节问题,如论述问题是否逻辑清晰、完整、史料与论述结合度是否够紧密、对论述重点梳理不够深入、如何更好地展现作家作品的复杂性、是否能对个案进行更合理深入的对比等等行文问题。诸位老师在点评时展现了各自的专业特色,编辑老师们善于以“读者”视角出发,注重论文的表述:是否能把一个问题论述清楚,题目和结构是否清晰、抓住重点等等;罗劲草老师侧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心理上的变化对作家作品也有重要影响;刘晓丽、王越老师关注作家作品背后的复杂性,李海英老师引导学生们进行作家作品对比,进一步探索作家之间的差异性等等……
在师生们热烈轻松的讨论之中,不时有笑声蹦出,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会议圆满结束。师生们意犹未尽,走廊上仍充溢着大家对会议感受的交谈。
该论坛注重培养青年研究者,共同推动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
(庄培蓉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