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丽娃沙龙系列学术活动"的报告:冷战后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西方中国学
发布时间:2015-03-31        浏览次数:51

 

     2015年3月25日下午,塔夫次大学的钟雪萍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中文系作了题为“冷战后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西方中国学:历史与现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文系杜英副教授主持,中文系刘晓丽教授与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钟雪萍教授是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兼中文部主任,旅美学者,著有Masculinity Besieged?、Mainstream Culture Refocused;与人合编 Some of Us、《越界的挑战》、《文化与社会转型》、《美国大学课堂里的中国》等。
     此次讲座,钟雪萍教授简述和界定了“西方中国学”的起源和发展,聚焦其近年来一些主要的理念走向,探讨这一在西方长期处于边缘的“多领域学科”,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中自身的变化和不同;进一步探讨后者近年来对中国学界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主导这一影响的全球政治经济关系。
     钟雪萍教授以自身在美国的生活和教学经验,从中文语言、学术状况和主流媒体三个角度,介绍了当下“西方中国学”现状,并进一步介绍了从“汉学”到“中国学”的历史流变,在详尽的背景介绍之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解读、对“中国革命”的解读、对中国“国家”的解读等等,
    最后在分析批评西方关于中国的知识生产中的东方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时,钟雪萍教授给在场的同学推荐了很多书籍,学生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钟雪萍教授也一一给予了详尽的解答。
    本次学术讲座拓展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引人思考,令人受益匪浅。在一片笑语和掌声中,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