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下午,在中文系三楼特藏室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三重视野中的革命文学景观”的学术沙龙活动。主讲者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跃力博士,中文系刘晓莉教授主持,殷国明教授与中文系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以往对于革命文学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站在政治和文学二元对立的框架中,或者将革命文学当作政治文化的衍生物来看,这样就遮蔽了革命文学在历史语境中丰富而复杂的面相。李跃力博士近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大量的史料来恢复革命文学多元化的历史景观,整场报告的内容也正是站在政治、经济、文学这三重视野中,通过史料的实证和分析,来审视革命文学的发生、发展和繁荣。
李跃力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来对报告主题进行阐释:一、“革命文学”的成长史。在这一部分中,他由史料入手,追溯源流,介绍了革命文学的概念和由来。二、“革命文学”合法性的争夺。从政治的角度来审视,当革命文学成为一种合法性的证明,共产党与国民党是怎样在革命文学领域展开激烈的争夺。李跃力指出,在政治的视野中,革命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观,而且它的繁荣与国共两党之间互相争夺革命的合法性是大有关联的。三、“转向”背后的秘密。李跃力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审视文坛向革命文学转向的背后蕴藏着的动机和目的。1928年之后,革命文学成为了当时大上海最受欢迎的、最时尚的、最先锋的文学样式。处在上海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商业环境中,革命文学必然会被市场化、商业化,而其表现之一即文坛上掀起了一股向革命文学转向的风潮,在这背后,是对商业利益追求的目的在驱使。四、“革命”的红利与“文学”的苦痛。从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身上,来探讨想要把革命与文学交织在一起,又不放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样一种动机,带给作家的矛盾与纠结。李跃力举出了蒋光慈的实例,说明像蒋光慈之类的作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由于从事革命文学的创作获得了很多的红利,在文坛树立起自己的声名。然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又有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追求和文学理想的坚守,两者之间产生的矛盾使得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苦痛之中。五、“革命文学”的深层悖论。这一部分是小结,通过上面三重视野的观察,来探讨革命文学在历史语境中存在的深层次的悖论。李跃力认为,处于政治、经济、文学三者张力中的“革命文学”悖论重重。首先,革命文学由各种动机相互交织,呈现出多元化的历史景观。其次,市场法则的引导必然会出现双面性的效果。对国民党而言,查禁制度无法应对经济利益的驱使。对共产党而言,政治立场难免为商业利益所动摇。他指出,以反对资本主义现代性为政治品格或属性的“革命文学”,最终又不得不借助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生产方式来扩大自身。一方面革命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革命越来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政治品格却被削弱,文学的审美性也被忽视。
李跃力博士的学术报告逻辑清晰,史料详实,讲解细腻。他从大量的历史细节入手,将革命文学放在历史语境中,帮助我们构筑、恢复了对革命文学的认知。针对李跃力的报告,殷国明教授和刘晓丽教授也分别做出了精彩的回应。殷国明教授指出,“革命”这个词是世界性的文学现象。他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三面镜子,即法国革命的镜子,苏俄革命的镜子和美国革命的镜子。要将“革命”和“革命文学”放在跨文化的、世界性的语境中来看,就会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意义。刘晓丽教授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革命文学的丰富遗产还没有得到特别好的梳理。李跃力博士在这方面的努力给了我们观念上的更新,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革命文学的历史。好好梳理革命文学的遗产,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生活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沙龙活动的最后,一些同学针对李跃力博士的报告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诸如“革命的文学与革命文学的区别”、“革命文学和政治小说的关系”等等,李跃力对这些问题都一一做出了回应与解答。细致的阐述、精彩的对话和思想的碰撞,使在场的同学们都受益匪浅。这次丽娃学术沙龙活动最终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吴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