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6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的“福建师大—华东师大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2.0基地师生研讨会”成功举办。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形式进行,同时通过拔尖2.0线上书院向各大高校开放。本次研讨会策划、议程安排、会场申请、海报制作、活动宣传等各环节由同学们自行操办,在此过程中得到两校院系领导、教师的全力支持。
本次师生研讨会围绕中文学科领域内一系列或经典或新颖的论题展开,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分为四组圆桌会议,每组两个论题,设置有同学陈述、自由讨论、教师评议三个环节。华东师范大学2020级元化班、福建师范大学2020级孙绍振班共计28位同学在本次研讨会进行了交流汇报。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汤拥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务委员颜桂堤教授分别致辞。
致辞中,汤拥华教授谈到,学生学术论坛重在表达学生自身的想法和期待,两校间应坚持密切合作,继续举办有特色的学术论坛,长期进行写作、研讨和师范教育等方面的学术交流。颜桂堤教授指出,此次研讨会经过师生的通力合作得以顺利开展,既是两校师生互相了解、学习的宝贵机会,也是后续线下交流的预热活动。两校师生关系密切、渊源深厚,今后应继续保持珍贵的学术友谊。
|第一组圆桌会议|
第一、二组圆桌会议由福建师范大学2021级孙绍振班詹小禾同学主持。
第一组圆桌会议包括“虚构的真实与真实的虚构”、“‘取消文化’与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两个论题。
论题一由华东师范大学李俊贤同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袁子诺、林欣然同学的三篇报告组成。
在报告中,李俊贤同学解释了虚构与真实的概念,认为真实与真理并不能划等号,并通过对非虚构写作与科幻作品的对比的分析,得出文本中的真实并非来自于镜照现实,而是通过构建一个自洽的元世界与超现实获得。袁子诺同学则从真实与虚构的悖论切入,结合她本人的追剧经验探讨真实与虚构的区别。她从“逼真”一词入手,提出感受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边界,而是否逼真的矛盾关键则是身体的缺席和感受的在场。她根据追剧的经验进行思考,认为数字影像或许会成为人类感官的一部分。林欣然同学从“虚构的真实”这一定义出发,认为其指的是文学通过描述逐渐逼近客观世界的真实。她指出真实是一个难下定论的概念,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真实和虚构联系紧密,并且不断地博弈。虽然真实曾经压倒虚构成为文学创作的标准,但是虚构在文学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
论题二由华东师范大学娄楚楚、张明瑞同学和福建师范大学林昕迪、林晨滢同学的四篇报告组成。
娄楚楚同学从社会真实事件引入,对“取消文化”进行定义与内涵阐释。她认为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之间的分歧是“取消文化”产生的真正原因,从个体阐释到系统阐释的变化则使“取消文化”具有了双重偶然性,而“取消文化”背后的审查机制和审查的偶然性则会最终导致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张明瑞同学在汇报中“三问‘取消文化’”:通过询问文化抵制的主体,思考话语斗争的三重坐标与集体宣言的政治集体性;通过询问出版自由的真正含义,讨论“取消文化”的纠错机制和运动式的治理形式;通过询问“取消文化”是否矫枉过正,探讨文学经典化议程中的被设置问题。林昕迪同学认为,运用“取消文化”的角度看待经典是通过读者的角度审视经典作品,由于各个群体感受不同,因此当代读者对经典的重新评判实际上是复杂的文化博弈。同时,“取消文化”是对世界经典的重新建构,这可能冲击原有的文化秩序,也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林晨滢同学从社会热点话题出发,以《飘》被抵制的案例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当代文学经典建构中的“取消文化”现象。她认为,由于“取消文化”可能会窄化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文学经典的多元化建构,因此面对“取消文化”的渗入,文学经典的建构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自主,并权衡好评价标准的比例结构,提防一方独大引起的失衡。
在发言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有同学认为,“取消文化”带来的偏见,会妨碍读者对于作品的欣赏。张明瑞同学则认为,“取消文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此外,另一位同学也提出,“取消文化”来源于美国,中国的“取消文化”和美国本土的“取消文化”还有许多差异。
自由讨论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姚云帆对第一组圆桌会议进行了评议。关于论题一,姚老师指出,对于“文学真实”中“真实”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个人对文学的理解不同,因此理解之间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是“文学真实”具有时代性和经验性。关于论题二,姚老师认为当代的“取消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剥夺作品或人在媒介环境中的真实存在,其本质是在假设“唯一真理”的存在。
|第二组圆桌会议|
第二组圆桌会议包括“汉字源流与中华传统文化”“语言学对语音、词汇、语法等现象的本体研究成果在文学研究、语文教学、网络交流等实践领域的应用”两个论题。
论题一由福建师范大学陈如卿、朱光燕同学的两篇报告组成。
陈如卿同学从文化的载体“册”字说起,通过对“册”的字形的探讨,阐释了“龟册说”和“简册说”两种关于“册”字字形来源的观点,体现了汉字源流的考察方式。朱光燕同学则以成语“道听途说”为例,介绍了成语异字的现象,解释了“途”“涂”“塗”三种字形的意义。她认为,成语中所用的字形随着汉字的演变形成了一种随机的固定形式,由于字形和字义的演变,人们在传承成语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误读、误写和对意义的误解等情况。
论题二由福建师范大学张心如同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张雨凝、陈玉婷、罗翊轩和钟舒一同学的五篇报告组成。
张心如同学以具体文本为例,分析了约翰·巴罗的作品《深入南部非洲之旅》选段,她指出,约翰·巴罗通过弱化自身的在场建立了一种无辜的反征服形象,这体现了他对非洲自然的凝视。她还对计算机技术、语料库技术和《红楼梦》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提出语言学到文学研究的跨越中是否存在有无我之境的追问。张雨凝同学探讨了语言学在文字研究和语文教学两个方面的应用。在文学研究方面,她通过机器翻译与诗歌翻译、“远读”、基于语料库的作家风格学研究这三点,展现语言学的应用;在语文教学方面,则从语言文学、语言与言语、语言形式与实践进行了陈述。陈玉婷同学从文学研究、语文教育、网络交流三个方面讲述了语言学的实际运用。在文学研究方面,她陈述了语言学在认知诗学、诗歌的音乐美中所起的作用;在语文教育方面,她通过分析《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分级阅读体系和拼音认读,分析语言学在教学应用中的优点与不足;在网络交流方面,她通过网络交流的具体事例,指出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体,同时,网络语言可能会导致语言失去表达的丰富性和精确性。罗翊轩同学首先对“本体研究”的定义做了阐释,她认为语音层面的研究包含“方言语音系统”和“汉语语音规律”两类,词汇层面的研究包含“划分词类”和“语义特征与来源”两类;语法层面的研究包括“构式语法”和“话语标记”两类。对于语言学在实践领域的运用,她举了“远读”、语文教育和语言规划领域的例子,对语言学本体研究的意义做了进一步探讨。钟舒一同学则以具体的高考考题为例,探讨了语言本体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她认为,同义句辨析、文学文本阅读、语言表达得体等考题都渗透了高中教材和考试对修辞学的关注,达到了考察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目的。
在发言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朱光燕同学与其他同学对异字成语的现象和异字成语词典的受众进行了探讨,对异字成语词典的编写难题进行了思考。朱光燕同学同时补充,希望与异字成语有关的词典能够填补异字成语的空白,让大家对成语中的字义引起重视。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对大学的语言学知识如何进入中学课堂进行了探讨。
自由讨论结束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春晓对第二组圆桌会议进行了评议。李老师用扎实、丰富二词对七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肯定。李老师指出,七位同学的发言视角丰富,涉及了语言学多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思考深入,具有开阔的视野。在总结了七位同学的发言后,李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能够继续深耕学术、刻苦钻研的期待。
|第三组圆桌会议|
中场休息后,第三、四组圆桌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21级元化班郑陈锐同学主持。
第三组圆桌会议包括“文学文本的阐释与过度阐释”“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政治”两个论题。
论题一由华东师范大学王丽妍同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吴瑜珊、柯伊鸿同学的三篇报告组成。
王丽妍同学对文学文本“阐释”的定义进行了说明,并且论述了文学文本阐释从“作者中心范式”到“作品中心范式”,再到“读者中心范式”的三大转向。接着,她引用安贝托·艾柯和乔纳森·卡勒的学说,对“过度阐释”的定义进行了论述。最后,她从作者意图、读者意图、文本意图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阐释的“界限”问题。吴瑜珊同学以艾柯提出的“开放的作品”观为切入点进行论述,她指出阐释是一种自发行为,文学文本的阐释是多元开放的。而判定对一部作品的阐释是否“过度”,则需要贴合文本实际对阐释本身的合理性予以分析,避免陷入过度阐释的极端和偏颇之中。柯伊鸿同学对以上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补充。她提出,“过度阐释”的根本原因是读者权力的无限放大,“阐释”其实就是对前文本进行发掘,以填补文本的空白。一方面,“过度”的界限仍旧模糊;另一方面,“过度”也有其积极意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历史文化的演进,并为其创造新的内涵。
论题二由华东师范大学谢慧馨、胡棵涵同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袁霖彬、欧阳师哲同学的四篇报告组成。
谢慧馨同学从“情感/情动转向”这一研究热点入手,通过梳理其相关的发展脉络,转入“情感政治”。她认为,“情感政治”是在以情感研究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出的新视野。她通过王德威、裴宜理的学术论文,论述现当代文学中新革命史和情感史的研究;通过革命文学、伤痕文学等文学形式,探讨现当代文学“内”“外”的情感政治;通过康凌等人的学术论文,探讨了情感政治与媒介、感官知觉的关系。胡棵涵同学则对情感转向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她通过梳理历史脉络,指出情感政治与现当代文学之前的研究存在承续关系。她认为情感交流是构建社会政治的重要纽带,亦是当下关注的重点,但更进一步的意义还有待于阐发和研究。欧阳师哲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的体会与向老师请教的结果,以情感对应的多个英文为切入点,提出情感政治不是政治文学中的情感,而是情感领域之中的微观政治学。他以《林海雪原》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为例,指出情感能够突破个人领域参与社会共同体的再造。袁霖彬同学以1917-1927年的文学时期的作品与思潮流派为例,分析了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政治。他认为,时代政治因素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作家在创作中会有一种被内化了的习性,如“五四文学革命”促使现代作家以笔写心,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转型。同时,文学作品本身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也会影响着读者的认知,起到“煽情”的功能,使读者潜移默化地接受。
在发言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提出,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政治的分析,我们能够对现当代文学进行更合理的阐释,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避免因为过于侧重历史而忽视文本。
自由讨论结束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颜桂堤对第三组圆桌会议进行了评议。关于论题一,颜老师指出,每个人都在对文本进行阐释,因此对文本的解读是开放性的,“阐释”与“过度阐释”的边界,实际上与历史语境有关。“阐释是无限的,有效的阐释是有限的”。关于论题二,颜老师以问题“什么是文学中的情感”为例,提醒大家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在分析“情感政治”时应留心这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文本分析。同时,颜老师也概括了“情感政治”公共化、政治性的特点。
|第四组圆桌会议|
第四组圆桌会议由“古典文学研究的数字化转向”“山川、山水、水石:山水美感的演进”两个论题组成。
论题一由福建师范大学蔡佩雯、林诗兰同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袁小稀同学的三篇报告组成。
蔡佩雯同学认为,古籍数字化达到的根本作用主要是保存和统计。保存方面,她以明清小说为例,指出古籍数字化之后,不同古籍的异体字,特殊情节以及各家批语的保留是值得学界关注的问题;统计方面,她指出,古籍数字化之后,我们能越过资料的收集过程,为后续的思考留出精力和时间,此外她还提出,或许在未来,古籍插图也有进行数字化统计的可能。林诗兰同学除了对古籍数字化的成就进行总结,还提出了古籍数字化存在的缺点。她认为,一方面,现有的数字化并没有涵盖所有古籍;另一方面,古籍数字化可能导致研究者减少阅读原典、理解能力下降。林诗兰同学最后总结,古籍数字化是一大趋势,它加快了古籍研究向数据化的转变。袁小稀同学以“数字化转向中的人”为题,对古典文学研究进行了探讨。她指出,古籍数字化是一大趋势,在其基础上加快向数据化的转变有利于古典文学研究新视野、新观念的进一步开拓。
论题二由福建师范大学余雪婷、钟晨露同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刘楚戈、孙亦秀同学的四篇报告组成。
余雪婷同学借助绘画中的“以大观小”与“以小显大”的理念,以盛唐、中唐这两个不同阶段的诗文为例,探讨了山水空间审美意识演进的特点。她认为,山水空间审美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山水观照视角的不同体现出变化了的审美意识。盛唐“以大观小”的“大”指的既是审美主体所见之景的阔大辽远,也代表着他们胸怀之宽、意气昂扬;而中唐“以小显大”的“小”呈现出从对山水的瞻仰到对山水的凝视的转变。钟晨露同学以“物”与“我”之间的关系为题,用青原禅师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解释中国山水诗人进行审美的三部曲,对中国山水诗歌的审美历程进行了探讨。她认为,中国山水诗从对山水之“形”的敬畏,到对山水之“意”的感知,再到对山水之“趣”的理解和表达,对应了自“以物观物”至“以我观物”,再至“物我双观”这一层层深入的山水审美历程。刘楚戈同学以《诗经》等古籍中的具体诗句为例并结合自己平时的研究,通过对古典诗歌中关于山川、山水、水石的描绘分析,阐释了诗歌从有我之境到“无境”的变化。孙亦秀同学从诗歌描绘山水的功用的变化入手,阐述了我国古代关于自然山水美的观念的形成。她以魏晋、盛唐诗人的山水诗为例,探讨了诗歌中的山水的彼岸性、冥契和崇高感,并以柳宗元、白居易等人的文学特点为例,探讨了中唐文人的山水美感话语的书写。
在发言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关于论题一,蔡佩雯同学和袁小稀同学针对古籍数字化是否带来了古籍研究的便利进行了讨论。关于论题二,同学们以杜甫的山水诗为例,提出一时一地的风物不足以涵盖杜甫想要表达的大唐气象和民族沧桑,杜甫诗歌中的山水能够向时间、空间扩张,用诗歌体现千年和万里以外的山河。
自由讨论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赵厚均对第四组圆桌会议进行了评议。关于论题一,赵老师以个人经历为基础,对古籍数字化带来的缺点进行了补充,特别强调了原典阅读的问题。他提出,在运用数据库的过程中,要具有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关于论题二,赵老师提出,山水审美的变化会影响作者的文学创作。
闭幕式阶段,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娄楚楚同学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蔡佩雯同学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对指导本次研讨会的老师和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同学表达了衷心感谢。在闭幕式上,福建师范大学颜桂堤教授指出,今天参与研讨会的各位学生在学术纪律、学术意志、学术交流等方面表现优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文系的拔尖人才参与到类似的交流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汤拥华教授最后总结道:两校师生学术友谊深厚,今后应继续开展相关研讨会,并期待将来两校师生可以以线下的形式进行更多地学术交流。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学生纷纷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两校中文学子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开辟了渠道,为本科生搭建了可贵的沟通平台,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也对促进各校友好互动、培养未来的学术人才、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