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活动回顾 | 戴锦华谈电影:重访戈达尔、塔可夫斯基、安哲罗普洛斯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10

2023年12月2日,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带来“戴锦华谈电影:重访戈达尔、塔可夫斯基、安哲罗普洛斯”主题讲座。本场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毛尖教授主持,华东师大中文系与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华东师大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华东师大远读批评中心承办。活动通过上图讲座视频号、澎湃新闻客户端等渠道实时直播,现场座无虚席。

活动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毛尖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在致辞中对戴锦华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今天的讲座是“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表示着电影评论界京派和海派的深度合流,表示着北京大学和华东师大的深厚情谊。文贵良教授回顾了华东师大创意写作专业的发展历程,并宣布中文系成功聘任毛尖教授担任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与中文系联聘教授,主要承担创意写作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主讲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场。戴锦华教授强调,本场活动不仅是关于艺术电影、新浪潮、电影大师时代的专题性报告,更重要的是借此回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世界,领略风云激荡的历史时刻中电影、电影人出演的耀眼而富有创造力的时刻。

讲座从“二十世纪的标志、旗帜、思想领袖”著名导演戈达尔选择安乐死离世这一新闻导入。“戈达尔之死对我来讲是某一种创痛,也是某一种提示,不仅仅是一个电影艺术家之死,某种程度上这个是迟到的或者是早来的世纪的终结。”在戴锦华教授看来,戈达尔曾经标识着一个世纪,变革的世纪,梦想的世纪,反叛的世纪,同时是电影的世纪,是电影艺术的世纪。

戴锦华教授在引用戈达尔青年、老年标准像时谈到,电影曾经是建立在胶片媒介基础上的艺术,但戈达尔始终关注着新的器材、技术、手段,让青春和创造性贯穿一生。以戈达尔成名作《筋疲力尽》为例,戴锦华教授希望观众不要为膜拜大师去观看这部电影,而是把它当作一部青春之作。这部电影标示着世界电影史又一次断代。

“他以电影作为媒介,去撰写他的哲学论文,去书写他的诗章。”戴锦华认为,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是一位天才的电影导演、哲学家、诗人。他的作品《伊万的童年》是一部在密闭环境中创造出的电影,告诉我们在和平年代中如何想象理解战争。《安德烈·卢布廖夫》则形成他的极端原创饱满的哲学表达和思考。塔可夫斯基的科幻电影形成了独特主题——如何确定真实世界?他创造的修辞方式为无数人所致敬,体现着真正的科幻精神和对“人类中心”的反思。《镜子》极度的自我书写是自传性书写的范例。到《乡愁》的时候,他的哲学表达与现实表达,同他对欧洲的思考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作为20世纪的艺术家,安哲罗普洛斯与时代共命运、与时代当中的反叛者共命运,这是他艺术高度最基础的台阶。戴锦华教授认为,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成名作《雾中风景》体现着对欧洲历史的反思。另一部作品《尤利西斯的凝视》是对元电影的警示,提供了一种元电影的可能性。安哲罗普洛斯直面历史的创伤,不规避历史,始终和失败者站在一起。

戴锦华教授总结,选择戈达尔、塔可夫斯基、安哲罗普洛斯三位导演不仅是因为自身的喜爱,也是因为他们从三个不同的面向、对立两端向大众展示艺术电影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讲座以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小结,回顾电影诞生历程,体现出叩访二十世纪的急迫性。

讲座最后,在场听众踊跃提出问题。戴锦华就女性导演、电影的社交属性与审美属性的关系、第一次遇见戈达尔作品的感受、对导演克利斯·马克的看法和电影艺术家的最大动力等问题作出了精彩解答。


 

撰稿| 蔡书鸣

图片| 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