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东晋上清经派仙传文学的叙述内涵与特质
主讲人:谢聪辉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与谈人:黄景春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持人:罗争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讲座时间:11月27日10:0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4108室
主讲人简介:谢聪辉,1963年出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专任教授。研究专长为道教经典、道教文学、道教文化、道坛道法、玉皇信仰与文昌文化。已出版主要专书著作:《追寻道法:从台湾到福建道坛道法调查与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2018)、《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与飞鸾》(台湾商务,2013)、《台湾民间信仰仪式》(与吴永猛教授合著,“国立”空中大学,2011)、《台湾斋醮》(与李丰楙教授合著,“国立”传统艺术筹备处,2001),及相关研究论文数十篇。
讲座内容回顾:2023年11月27日上午十点,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谢聪辉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4108室,作了题为《东晋上清经派仙传文学的叙述内涵与特质》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争鸣老师主持,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景春与谈,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等二十余人聆听讲座。讲座内容丰富,讨论热烈。谢教授以东晋上清经派为本,从多种角度剖析了仙传中的体例、特质及其所承载的道教文学意义,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谢教授强调论文写作要有问题意识,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问题,问题要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发展性,并不是简单地对文献和现有成果进行浅层梳理,而是应该在论文中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首先,谢教授讲了仙传名称体例上所表现出来的叙述内涵与特质。“内传”包括教派内部撰作、教内秘藏和教内传授等等,在命名上就有意区别于为历史人物著作的史书传记。“传”字强调叙述内容的真实性,以“传”命名,体现了在道教信徒的宗教崇拜下,仙传具有至高无上、不可置疑的神圣地位。并且内传的撰阅是具有封闭性的,多为一人单传。并且要注意步虚词和步虚乐必须要放到仪式中。
其次,谢教授又讲述了宗教语言的运用特色,即救劫度人的教义内涵,表现接真降诰的特色,并与中国巫祝传统中降神、见神的宗教体验进行区分。谢教授列举了作品中的许多例证说明上清仙传的叙述语言文字是结合宗教体验与文学美感形成的诗的、象征的、神话的宗教语言,并分析了仙传中虚实笔法的运用。仙传正是道教文学“既是宗教又是文学”特质的最好证明。
最后,谢教授从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来阐明感官意象所呈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学含义。再者是运用《封神榜》的例子,阐明修炼和仪式与仙传叙述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反映的关系。谢教授还利用人类学和文艺学理论思考上清仙传的特质,指出这些仙传具有奇幻叙述的审美特质。
讲座结束后,罗争鸣教授和黄景春教授作了总结,哲学系蔡林波教授和与会同学积极提问,围绕“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在道经中未经收录的精美五言诗”“魏晋南北朝文人撰写内传是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宗教情怀”“道教并非民间宗教,而是官方认可的正统宗教”“如何接通此界与他界”“道教中的报”以及“敦煌道经中的诗歌研究角度”等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在热烈的探讨氛围中,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供稿| 王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