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行政(辅导员)党支部与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管理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爱国爱群’精神 共筑育人新格局”联学共建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与专题座谈,深入挖掘光华大学红色校史的精神内核,共探新时代育人实践路径。中文系党委副书记、行政(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徐燕婷,国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志出席活动,两支部共计20余名教工党员参加。
寻根校史:感悟光华“教育救国”精神
当天下午,两支部教工党员共同赴校博物馆参观“爱国爱群: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档案文献展”。展览精选了光华大学逾百件珍稀历史档案及350余幅历史图片,包括北洋政府批准建校的批文、抗战时期“一校两地”办学记录等首次公开的史料,生动展现了光华大学在民族危难之际坚守“教育救国”使命的峥嵘历程。
在校档案馆副馆长林雨平老师和吴李国老师的细致讲解下,党员们驻足于鲁迅演讲影像、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手稿等展品前,深刻体悟光华师生“振刷爱国精神”的办学宗旨与“光我中华”的信仰担当。同志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好光华精神作为华东师大的发展根脉,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实践。
共话育人:凝聚支部共建合力
参观结束后,两支部赴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开展“传承红色校史,共育时代新人”主题座谈会,座谈会由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管理第一党支部书记易兰老师主持。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志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及支部建设成果,他强调学院以“国际化+本土化”双轮驱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汉语教育人才,并通过“党建+业务”融合模式,推动支部在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中发挥引领作用。中文系党委副书记兼行政(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徐燕婷则从本支部的职能定位出发,分享了支部在师生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对国汉院支部培育优秀汉语人才的行动方针表示了高度赞同,并希望双方今后持续合作共建,以红色校史为纽带,协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机制。交流环节,双方支部成员围绕红色资源如何赋能“大中文学科”建设展开热烈讨论,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分享各自的学习体会。
砥砺前行:书写新时代育人答卷
此次联学共建活动以光华大学“爱国爱群”精神为纽带,推动两院系、两支部在思想淬炼、育人创新上实现深度融合。未来,双方将依托共建平台,探索跨院系、跨领域的党建协同模式,为培养“胸怀家国、融通中外”的时代新中文人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