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70周年系列讲座回顾 | 杨亦鸣教授:大语言学构建的科学理据
发布时间:2021-06-04        浏览次数:1282

   2021528日,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杨亦鸣教授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4330会议室作了题为“大语言学构建的科学理据”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郑伟教授主持,现代汉语教研室韩蕾、吴君如、赵庸、柏晓鹏、韩蒙如、黄玉雄等老师及中文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了这场学术盛宴。



杨亦鸣教授从语言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质决定其应成为一级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语言观”决定了语言学必须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新语言观”决定了语言学必须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交叉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应有之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讲座伊始,杨亦鸣教授回顾了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传统观念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力就是运用这一工具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到生成语言学派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建立人类共同的普遍语法;到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质,即与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的交汇。大语言观区分了语言机能、语言系统和语言技能,认为语言机能的外化是语言系统和语言技能,语言机能是人脑内嵌的能力,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机能的外化表现,而语言系统的外化是语言技能,语言技能则与一般的认知能力相衔接。语言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个体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三个层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人脑语言能力、机器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获得与发展、语言残障人群的语言能力提升与社会共融以及果假语言能力的提升与规划五个科学问题。可以满足国家文化软实力、科技硬实力和国家语言安全三大需求。


杨亦鸣教授以诗句押韵问题的眼动实验研究为例,和大家讨论了解决语言与文化、科技等相关的实际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话题。接着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中,语言及语言学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讨论了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以语言理解为代表的相关领域研究,并从感知智能和语义智能的对比中讨论了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从语言学学科的角度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认为语言本质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只是语言衍生的功能。如果不能把握语言的本质特点,就无法发挥语言在人工智能中的作用。以语言脑机制为突破口布局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势在必行。



新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因而成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是由猿变人过程中产生的,不是为了交际而产生的。语言是由人类遗传结构界定的由大脑神经回路来驱动并通过语言效应器来实现的人脑的一种机能。人类思维和交际的本质是由遗传结构决定并由大脑来支撑的,人类和动物的大脑本质的不同即是以语言为载体,依靠有限的材料和规则进行。有限的音位组合和有限的递归规则构成了人类无穷无尽的语言世界,赋予了人类自由思维的空间,以及无限制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


最后,杨亦鸣教授提到,语言学是联结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用语言来研究语言。语言本身和脑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多学科息息相关,只有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经济社会文化相关的语言问题。



杨亦鸣教授的讲座专业性与趣味性兼具,引人入胜,为聆听本次讲座的老师和同学开拓了视野。在与杨亦鸣教授进行了热情深入的问答交流后,本次讲座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雷动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