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阅动文脉,书渡泾川——华东师范大学第九届樱桃雅集暨金山区枫泾镇‘世界读书日’”活动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次数:22
图片

4月22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金山区枫泾镇联合举办“阅动文脉,书渡泾川——华东师范大学第九届樱桃雅集暨金山区枫泾镇‘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枫泾镇党委副书记胡吉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党委副书记徐燕婷,音乐学院教授石春轩子,中文系教授、关工委成员归青,中文系副教授倪春军,与枫泾镇妇联、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中文系行政党支部、关工委以及七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委员会、中共金山区枫泾镇委员会、金山区枫泾镇人民政府主办;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枫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金山区诗词楹联学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党支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关工委承办。项目同时获得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校内港澳台学生优质教育项目支持。

图片


枫泾镇党委副书记胡吉根在致辞中提及,此次樱桃雅集活动是校地交流、文化合作的深度实践,亦是打造“书香枫泾”的创新之举。作为首个历史文化名镇,枫泾的发展需要用文化来滋养,枫泾镇一直以来秉持着“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发展理念,重视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期待本次活动让文化以雅集的方式飞入枫泾百姓家,让文化在枫泾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

图片


1

书香浸润

古镇里的青年之声

图片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阅读方式日新月异,置身当下,今天的我们为何阅读,又怎样阅读?活动现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党支部的同学以《今天,我们这样读世界》破题,以青年之声作答时代之问,“在这个信息碎片奔涌的时代,真正的阅读从来不是单向的接收,而是在文字的褶皱里与古今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完成精神的涅槃”。

图片

朦胧的江南烟雨之中,如丁香般结着愁怨姑娘缓缓走来;铿锵激昂的粤语吟诵声中,盛唐时代的慷慨豪迈被再度召唤;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杜丽娘步香阁把全身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带来的诗朗诵《雨巷》,港澳台学生以粤音朗诵《将进酒》,华东师大昆曲社演绎昆曲唱段《牡丹亭·游园》,给观众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观众们在青年学子的朗诵声中感受着阅读之美、文学之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2

以“书”为楫

向文化更深处漫溯

图片

此次“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在观众面前展开“阅读与生活”“阅读与传承”“阅读与文化”三大篇章,聚焦书籍在当代社会中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与情感记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创作并演绎的诗剧《泾川春行》,以古镇竹枝词为文本源头,串联枫泾地景、地方美食、节令民俗,以现代语境解读古人笔下的“江南四时图”。

图片

中文系副教授、金山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倪春军带来《竹枝词中的金山美食文化》微报告,以通俗而富有文化底蕴的语言将古代诗词与饮食文化对接,引导观众们“从吃读诗”,以“味”激趣,从而更深层理解地方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随后,中文系倪春军副教授向枫泾镇图书馆赠送其作为编者之一的著作《上海词钞》,让冷门偏僻的典籍文化跃出学术的高墙,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3

以书为媒

校地联动共谱文化传承之新章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全民阅读号召,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新时代群众建设相结合,与金山区枫泾镇一道,以党群活动、群众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优秀文化与群众生活深度融合。

图片
图片

华东师大音乐学院石春轩子教授独唱《山之高》,枫泾舞蹈队带来舞蹈表演《折柳》,外语学院本科生季菲儿古筝独奏《彝族舞曲》,枫泾故事队演绎《举起100斤》,中文系归青教授朗诵毛主席词作《卜算子·咏梅》,汪美含等本科生合唱《起风了》,高校师生携手社区居民,以丰富多样的节目显现了多元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交融的异彩纷呈,展现出传统文化在群众活动中迸发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樱桃雅集”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知名的文化品牌活动,题名取自流经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樱桃河,又融合古代文人雅士集会之意,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师生、社区居民等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弘扬瑰丽多姿的文化遗产。自2017年首届樱桃雅集传统文化活动在吴泾滨江公园举办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与吴泾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公安局文学创作俱乐部、上海市市民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金山区亭林镇等单位合作举办多场文化类系列活动,广受市民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未来,华东师大中文系亦将积极承担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做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与传播者,让诗书文化走入街坊里弄,让墨蕴芬芳流淌进千家万户。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