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讲座回顾 | 夏含夷:简论《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的失误
发布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简论《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的失误

主讲人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

主持人白于蓝(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讲座时间10月31日14:0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4430室

主讲人简介夏含夷教授(Edward L. Shaughnessy)是西方著名汉学家,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顾立雅中国古史优秀教授。其在汉学领域创获甚丰,精通中国上古史、古文字学、经学、易学等领域,出版中英文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学贯中西,推考严谨,提出了颇多创新性、启发性的观点和方法论,极大促进了相关研究,在国际汉学界极具影响力。

 

 

 

讲座内容回顾2023年10月31日14:00,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在闵行校区人文楼4430室作了一场题为“简论《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的失误”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白于蓝主持,来自系内外50余名师生前来聆听参与。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为期五年(1996-2000)的国家资助项目,旨在确定西周的绝对年代、夏与商时期的大致年代。工程结束时,发布了一份题为《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的临时报告,介绍了研究成果。2022年,正式报告《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出版。夏含夷教授根据近年来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考校了《工程报告》中一些结论的不当之处。

《工程报告》

 

夏教授首先探讨了西周宣王的年代问题,列举了宣王时期的逨盤、宣王42年逨鼎和宣王43年逨鼎。《报告》以公元前827年为宣王元年,亦即逨鼎的年代为公元前786年和785年,这与铭文所载月份、月相和干支不合。此外,两组逨鼎铭文均记有人名“史淢”,此人又见载于㝨盘,由此可知逨鼎和㝨盘时代相仿。但《报告》却误将㝨盘断为厉王时期,且㝨盘所记年历亦与《报告》的宣王历法不符。

夏教授接下来又谈了周穆王在位年代的问题,举了簋之例,据铭文记载,在穆王24年被命为冢司马。根据《报告》,从公元前953年到899年一直担任冢司马,长达55年之久,这不符合当时的常规情况。因此夏教授对穆王在位55年的说法提出质疑。

 


再者,夏教授还提出《报告》中穆王的年代体系有误,比如作册吴盉。《报告》标明了吴盉的时代是穆王三十年,即公元前947年,“既生霸”是月十七天。夏教授不认可,其认为吴盉“惟卅年四月既生霸壬午”是公元前927年四月庚午朔,壬午为月第13日,如此纪年历法皆合。

吴盉

再是关于西周成王的年代,夏教授举出了成王时期觉公簋的例子,其铭文记载“唯王廿又八祀”,即成王二十八年,这与《报告》成王在位二十二年的年代框架完全不合,因此夏教授认为“工程”对成王在位年代的判断不当。

 

觉公簋

 

最后,夏教授指出《报告》关于西周懿王在位8年的结论亦有误,比如与懿王时期的㽙簋铭文所载“惟十年正月初吉甲寅”矛盾。


㽙簋


此外,夏教授还提出鉴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影响力,建议相关的权威专家对《报告》的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讲座结尾,在问答环节中,多位同学就中西学术特色、学术心路历程、月相纪年、古史历法等问题与夏教授交流探讨,夏教授的解答非常真诚细致。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主办 |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承办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撰稿 | 王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