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4/26 蓝博洲:从口述、档案出发的非虚构写作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从口述、档案出发的非虚构写作

主讲人:蓝博洲 作家、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主持人:项静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讲座时间:4月26日 15:0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4330室

主讲人简介:蓝博洲,1960年生于台湾苗栗,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198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87年加入陈映真先生创办的《人间》杂志报告文学队伍,展开迄今仍在进行的台湾共产党历史的调查、研究与写作,是最早揭露与研究台湾白色恐怖历史的作家。曾任报社专栏记者和政经研究员;北大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上海华东师大传播学院驻校记者,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资深访问学者,河南信阳师范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大亚洲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华侨大学特聘教授。现为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福建师大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暨南大学讲座教授,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人间出版社发行人。著有长篇小说《藤缠树》《台北恋人》,报告文学《沉尸·流亡·二二八》《幌马车之歌》《台湾好女人》《红色客家人》《红色客家庄》《消失的台湾医界良心》《寻找祖国三千里》等。

讲座内容简介随着两岸恢复交流与网络时代的来临,在大陆同胞对祖国统一的热情愿望之下,近年来涉及台海风云的谍战影视与图书的风行。但是,由于大陆同胞乃至一般專家學者对这段台湾历史完全陌生,前保密局特务谷正文以反共观点随意口述,1995年9月在台北出版的回忆录《白色恐怖秘 密档案》,竟而被大陆一些媒体、民众,乃至专家学者,不加甄别地引用,作为解释中共台湾地下党历史的唯一材料,广为流传,从而不自觉地成为它那反共论述的共犯。

本场讲座将根据本人长期采集历史幸存者的口述证言所得的具体事实,对照台湾当局近几年解密的档案,從而批评指出此书虚构叙事的几处关键节点,進而从口述与档案出发談談非虚构写作的種種。希望能增进同學們对台湾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认识,从而促进两岸青年的互相理解与情感融合,共同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