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东师大中文系2024届毕业典礼|校友代表赵丽宏先生发言
发布时间:2024-06-21        浏览次数:14

微信图片_20240621085148.jpg


中文系带给我的幸运

赵丽宏


中文系的同学们,年轻的校友们,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今天,是你们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的时刻。你们完成了大学的学业,成为学士、硕士和博士。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度过的大学生活,已经是历史,但是我相信,这段历史将永远伴随你们的人生。四十三年前,我也是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在举行毕业典礼的前一夜,我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哪怕所有的记忆都消失,母校的目光依然会追随我的人生,哪怕所有的星光都黯淡,丽娃河的波光依然会映照我的灵魂……我相信,此刻,你们的心里一定也涌动着同样的情绪,你们会写出更激情动人的诗句。

此刻,我想起一些和中文系有关,和我的大学生活有关的往事。1977年恢复高考举世瞩目,很多被耽误的学子参加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此之前,我曾经在农村“插队落户”十年,经历了人生的孤苦和坎坷。非常幸运,我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更幸运的是,录取我的大学是华东师大中文系。选择中文系,使我的人生得以亲近母语,亲近文学,让我的人生与自己喜欢的事业结缘。半个世纪前,华东师大中文系就是一个大师云集的地方,我们的老师名单中,现代文学的老师有许杰、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王铁仙,古典文学的老师有程俊英、徐震堮、郭豫适、齐森华,语言文字的老师有史存直、李玲璞,外国文学的老师有王智量,倪蕊琴。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我无法完整地一一列举。能在课堂里听这些老师讲课,是一种幸福。

1978年春天,背着行李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报到,那是做梦一样的情景。漫长的寒冬刚刚过去,中国迎来了春天。那时,眼里看到的,耳畔听到的,心中感受到的,都是春天的气息。我们在教室里听教授们讲历史谈文学,在图书馆里寻找那些曾经被封存的世界名著,在教室门外走廊的墙壁上展示新写的诗文。晚上,在宿舍里就着手电筒的微光看书,在半导体收音机里收听春回大地的好消息。改革和开放带来的变化,每天都让人激动惊喜。我忍不住写诗,写散文,表达自己的心情。在文史楼315大教室里,我在两张废纸上写了一首长诗,题为《春天啊,请在中国落户》,抒发了迎来春天的喜悦,也隐隐表达了对“倒春寒”的担忧。一天上午,有同学跑到宿舍里告诉我:“快去看,你的一首长诗在报上发表了!”我走到文史楼下的报栏前,只见很多人围在那里看。长诗发表在《文汇报》副刊上,很醒目。我在人群外看了一眼,悄悄地走开了。在文史楼后门口,正好遇到当时的中文系系主任徐中玉教授,他笑着喊住我,说:“我读了你今天发表的诗,很好啊,写出了我们大家都有的心情。”钱谷融先生也看到了这首诗,他也鼓励我,要我多写。王铁仙老师说:“华东师大中文系出诗人,让人高兴。”

华东师大中文系培养老师,培养学者,也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作家。我的毕业论文,就是一本诗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学生中出现了很多作家,以至于被人称为“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我们这一届学生毕业后,中文系不断出现有才华的作家。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中,一定也是藏龙卧虎,很多名字会出现在新的文学厅堂里。

我们都是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母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知识的寻觅,对真理的求索,对理想的建树,也意味着不断地学习和创造。有人说,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拥有知识,就可以走通天下。中文系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只要和中文有关,和我们的母语有关,中文系的毕业生都可以承担。我们这一辈的中文系同学,毕业后除了从事教育、文学和文化工作,也有从政的,办企业的,搞管理的,甚至改行搞科创的,所涉领域,都干得风风火火,为华东师大中文系争了光。母校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础。但是,在今天,这个基础,也许和我们这代人大学毕业的时代不同了,它不再那么结实坚固,也不再可能辅助引领我们一辈子。有人说,在人工智能横行天下的时代,大学的中文系已经可有可无,文字的排列组合,AI和CHATGPT可以比一个中文系毕业生做得更好。甚至文学创作,文艺评论,也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诗人和作家,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这样的前景推测,不知在的同学们怎么看?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作为一个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我对文学的未来并不悲观。我不相信电脑和机器可以完全表达并替代人类的个性和情感,我不相信有个性有才华的写作者会臣服于人工智能,放弃自己的创造,退化成没有思想,没有真情的庸人。我对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成长了五千年的中文的未来并不悲观。我们的汉字,我们的母语,不会因为科技的革新而丧失了它生机勃勃的活力。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有责任向世界证明这一点。

读好书做好人,是华东师大中文系的优良传统,母校不仅为我们传授知识,更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一直记着四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时一位老师送我的话,是一句古人的格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不管社会的发展出现多少波折,不管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多少变化,我想这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本末倒置,那将是社会的悲哀。这也许值得我们思考一辈子,追求一辈子。在与时俱进、不断创造的同时,需要坚守,需要传承,这是母校对我们的叮嘱。

亲爱的同学们,衷心地祝贺你们毕业!祝大家事业成功,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