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入探讨中文学科研究生培养问题,2020年12月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主办的全国中文学科一流研究生教育论坛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中文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共同商讨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诸多核心问题。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研究生导师代表等在线下参会。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教授首先致辞。
杨福义副院长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的办学历史和现有成绩。近年来,华东师大中文学科在研究生课程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并承担了上海市一流研究生引领计划的项目。他相信,通过举办此次论坛,听取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华东师大中文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在致辞中向参加此次论坛的诸位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表示,高校培养研究生,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输送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此次论坛,各位专家在线上论道,探讨在新时代语境下培养一流研究生的路径与模式,不仅能给华东师大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带来启发,也会为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中文学科责任教授朱国华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广泛听取各位专家对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学位点责任教授、学位分委会主席彭国忠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学科一直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工作:严把招生关,通过严格筛选,选拔专业基础优秀的学生进入到研究生培养环节;严把培养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推出课题制、导活制、论坛制、读书会、出国出境交流访学等创新举措;严把毕业关,建立毕业论文开题考试制及研究生督导制度。他表示,华东师大中文学科在研究生教育上严格对待每个环节的工作,期待接下来各位专家的发言能带来新的启发。
在上午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就“中文学科一流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法”“中文学科一流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与论文发表”“中文学科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与经验”几个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方笑一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和上午场的讨论。
全国中文学科一流研究生教育论坛上午场线上剪影
西南大学王本朝教授在发言中讨论了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和论文发表问题。他肯定了华东师大中文学科对学生毕业的论文要求规定,即论文发表形式可以多样化,但论文需要有一定的质与量这样的要求,他认为,论文仍然是证明文科学生学术水平的有效方法。同时,他也提出几点建议,即可对本硕连读学生的中期考核增加一个考核要求,考核学生能否具备获得博士学历的能力基础,如果不能通过考核,让学生以硕士学历毕业。
郑州大学李运富教授在发言中提到,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的研究型人才,当前,国内研究生培养还存在培养模式机械化、导师自主性不强的问题。他回忆自己求学时的经历,师生共坐一起,畅谈学术问题,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可以延续和推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应当发挥自主性,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增进学识。
南京大学吴俊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两个建议,其一,为保证文科直博生培养质量,建议要求直博生增加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环节,系统完成从文献工作到一定体量的论文撰写训练及修改讨论过程,有助于科研能力提升;其二,在是否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问题上,建议取消学校的刚性(发表)要求,鼓励学院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制定学院自主、分类管理措施,同时在考核上允许学生提交代表作(无论发表与否),由导师组或专家组评定。由此探索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发展的分类管理、分类培养的制度机制。
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教授围绕导师职责这一主题展开发言,重点讨论了“立德树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含义。他认为,培养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即“立德”;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事,即“立功”;要引导学生做好“学问”,踏踏实实读文献,学会“自学”,即“立言”。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陈剑澜教授从读书会制度引申开去,讨论研究生的教育问题。他认为对研究生培养有助益的是两件事:其一是定期举办的读书会制度,不设定主题和书目,请学生一同讨论近期的读书成果,能够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分享,并找到合适的研究题目;其二是导师修改学生的读书报告,鼓励学生多提交读书报告,导师通过修改文章,促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精进语言表达水平。另外,陈剑澜教授也就论文发表、必读书目考试等培养制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吉林大学徐正考教授在发言中重点讨论导师的职责问题。他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源之一来自导师职责未落实。导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在课堂上以教为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在论文指导上,及时督促学生完成论文的撰写、修改等环节;在学习之外,也要适当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暨南大学程国赋教授结合暨南大学中文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就如何注重创新,强化特色,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科研促进研究生教学,多举措加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科研考核、论文答辩程序制度,提升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在发言中说,办好研究生教育,应当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即调整好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责、权、利关系,在这方面人文学科存在问题较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同时,魏教授也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办学历史和特色,重点介绍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该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5期,收效良好,参与活动的研究生能在沙龙开放多元的讨论中获得思考,提升科研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当前,培养单位应切实从培养的角度,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同时谭教授还提到,目前对研究生培养来说,论文发表问题与就业问题是相关联的,后者也值得关注。此外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中文学科可延续开设毕业生座谈会的传统,通过举行毕业生座谈会,研究生培养者有机会听到学生的反馈,并通过与毕业学生的交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体制。
西北大学李浩教授主要围绕课程设置展开讨论,他认为,当前研究生培养制度越来越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他提出了研究生培养上的几点建议:可适当增加研究生访学、田野考察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见识和认知水平;研究生课程应设置有限的选修课和适当的开放选修课,开设一些导读和讲座课程,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可增设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研讨课,让学生开口说话,以此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论坛的下午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叶军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关于中文学科一流研究生阅读书目的设计与指导”“新文科视野下的中文学科一流研究生培养”“中文学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语言学与国际汉语教学一流研究生培养与人才储备”四个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认为,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较之本科生教育,缺乏更多的自觉反省,他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中文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看法:一是“规范与个性:培养体制”,目前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之间存在矛盾;二是“专精与博通:训练方向”,研究生培养固然需要专业性,但狭隘的视域会限制未来的想像;三是“操作与突破:研撰水准”,对研究生的研撰,要有分层的意识。因此他认为,要指导学生在宽广的视野下做专深的探究,在规范的教育基础上有针对地个性化指导和激励。
首都师范大学马自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在当前教育模式下,论文的发表等过程性要求,虽有合理之处,却不免给研究生的培养带来机械性的负面效果,不利于导师因材施教。为此,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会、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等活动,促进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而必读书目的设置要保持它的基础性和开放性。要善于发掘青年学者的活力,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多与他们交流。马教授同时还分享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研究生学术大会以及七立方学术直通车等研究生自主学术交流活动的经验。
南开大学沈立岩教授指出,研究生招生应尊重考生公平权利,维护生源的多样化,不能以出身名校为录取的标准。关于研究生培养,他介绍了南开文学院给学生提供精心编撰的必读书目,坚持读书会、开题资格考试和预答辩制度,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经验。在研究生课堂教学方面,沈教授还介绍了南开大学规范研究生课堂教学,设立严格的上下课时间和课时长度,以及加强教学监督的做法,认为尽管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有所区别,但是师生之间密切而深入的交流互动无疑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证。
吉林大学张丛皞教授指出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外部政策上的突出问题:一是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上,一级学科的命题中,二级学科专业之外的知识考察比重过大;二是当前导师所负责任过重;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规矩越来越多,致使某些课程的开设不够规范和专业;三是教育部提出的专硕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对于中文系是一个挑战,况且中文系中的专硕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由于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就业形势受到挑战;四是去量化、“破五唯”的初衷虽好,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少困难。
山东大学的杜泽逊教授分享了山东大学中文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上的成功做法:在博士生招生中实施审核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继续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以完善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专门为研究生设立科研项目,并提供经费,成立专家组听取学生在科研上想法并给予建议;每年举行一次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先在二级学科中报告,并将其中的优秀论文提交至文学院进行报告,最后评出一、二等奖;开展读书会,由指导老师牵头申报,每学期登记一次,学院给予经费支持等。
清华大学李守奎教授在发言中提到,清华大学目前对博士学术能力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毕业论文水平的考核上,已破除机械的论文发表要求。此外,他也就必读书目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参考书目繁多,应当精当地取舍,不宜强制要求学生遍读。随后,李教授也分享了清华大学在汉语言文字学上实施的“强基计划”:本科生第一年开设通识课,第二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引导学生硕博连读。
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讨论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却不能令人满意;研究经费不足以支持研究计划;就业的理想和就业市场的偏离;学术不端行为时有披露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肖教授认为要做到五对“平衡”:规范教育和自主培养的平衡、博通众学与专精一艺的平衡、心无旁骛与社会实践的平衡、专业进步与全面发展的平衡、夯实基础与发表成果的平衡。除此以外,肖教授还指出深化推进研究生培养,导师必须做到的四个方面:学术主导、德育为先、以身作则、爱生如子。
中央民族大学钟进文教授围绕研究生培养课程,提出了他的见解。在一级学科平台课的设置上,钟教授认为,要考虑平台课的内容与研究生学习前后知识点的关系、本硕博和各个阶段中各需打下的基础之间的关系;在二级学科上,钟教授指出不同二级学科原典和经典如何去界定的问题;在平台课教材编写上,钟教授指出中文系“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需要厘清,编写教材需要充分而审慎地协商,以更好地将国学传统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就学科融合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彭教授举了“临床语言学”的例子,认为学科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文科、理科和工科都可以打通壁垒;他举了旧体文学和白话文学的案例,说明二级学科内部的融合很值得探索,也容易有所收获。随后,彭教授还讨论了研究生培养和教育问题,他认为研究生教材的编写人员不宜过多,以免磨去其中的创造性观点;同时,彭教授呼唤保留个性和创造力的教材。
在专家们精彩的发言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发言。文教授表示,诸位老师的发言,在当前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为国家一流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许多创见,既有对当下紧急问题的应对,更有对于培养远景的设想;同时,许多专家也介绍了各自学校、学科的成功实践,及作为研究生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切实的思考,对华东师大中文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建设裨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