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陈平原教授带来“冷战背景下的文学史建构”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次数:354

2020121日上午十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平原莅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以“冷战背景下的文学史建构——以王瑶、普实克、夏志清为中心”为题发表演讲,此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主持,全校师生百余名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陈平原教授回首十七年前来华师大讲座,回京途中适逢“非典”爆发,如今全球疫情则持续蔓延,全球化趋势遭受阻遏,今昔不同,时移世易,研究领域的许多核心话题将被重新思考。值此之际,重新体认冷战时期处于中国、东欧、美国三个不同阵营且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学术生命,了解其卓识洞见与内在限度,殆将有所裨益。

尽管陈平原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受业于王瑶先生,但陈教授依然认为王瑶先生的传世之作当属四十年代末撰写的《中古文学史论》,而非《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先生于中古文学寄情最深,用功最勤,古代文学研究构成学术生命的底色。建国初完成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在后来遭受批判,却因其以文体为纲,不为鼓荡一时的文艺思潮全盘笼罩,因而仍可葆其价值。王瑶先生的学术纵贯古今,真性情终难磨灭。

普实克是1928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曾在高本汉门下进修,三十年代来到中国,结交一时名彦。普实克接受的是严谨的欧陆学术训练,其代表作是《抒情与史诗》。夏志清则是从中国本土出走美国的学者,浸淫于英美文学作品,1961年初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标举张爱玲、沈从文、张天翼、钱锺书四人。普实克与夏志清六十年代就文学研究的“科学性”问题爆发过一场争论,陈教授认为这背后反映出二人立场、学术资源的巨大差异。普实克对中国充满热爱之情,但与研究对象感同身受同样可引起争议。夏志清立论多有偏颇,但推崇的几位作家基本被认可。

陈平原教授认为经典性与介入性之于现代文学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时代的巨大变动亦烙印于学术研究之中,新的危机与挑战正等待后之来者的面对,现代文学的未来走向究竟如何,等待后之来者探索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