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东师大中文系召开2025年博士后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1-10        浏览次数:10


为促进青年博士后人才成长、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202519日,由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中文系工会主办的博士后座谈会在闵行校区人文楼4330会议室顺利召开。中文系系主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文贵良教授,副系主任王嘉军教授,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志荣教授,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白于蓝教授和流动站15位博士后齐聚一堂,围绕青年人才的学术发展和流动站的内涵建设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座谈会由文贵良教授主持,流动站秘书张潇萌、中文系科研秘书杨芳老师等参会。

会议伊始,文贵良教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流动站的基本情况、中文系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丰富的学术资源。他强调,中文系一直高度重视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与发展,致力于为青年学者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支持;同时指出,正是这些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博士后人才,为中文系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文老师高度赞扬了博士后们在丰富中文系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及推动学术创新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搭建一个更加开放有效的沟通平台,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青年博士后积极参与到中文系的建设中来,与院系、流动站共同进步。



朱志荣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成长历程,并以此激励在座的青年学者珍惜这段宝贵的专注科研的时光。他强调,博士后阶段是培养独立学术思维和提升科研能力的关键时期,鼓励大家明确个人目标,脚踏实地地深入研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白于蓝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项目指导经验,分享了关于项目申报的宝贵建议。他特别强调应与合作导师保持密切沟通,鼓励博士后们在项目申请阶段反复打磨申报书,力求精益求精。王嘉军教授详细介绍了中文系对博士后们在科研方面的支持政策。他指出,中文系为博士后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自由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同时,他提醒博士后们应积极融入学校、院系的学术环境,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留心项目申报的流程和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利用中文系和流动站所提供的学术资源。



诸位合作导师的精彩分享不仅为青年学者指明了方向,也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方法论指导。在互动交流环节,博士后们踊跃发言,纷纷分享了自己入站来的心得与体会,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与挑战,诸如项目申报、时间管理、学术合作等方面的困惑,期望能在院系和流动站的支持下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

与会领导及合作导师们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而细致的解答。副系主任王嘉军表示,中文系将持续优化博士后的工作环境,并在项目辅导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更好地支持青年学者的成长。中文系系主任、流动站站长文贵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中文系及流动站将为博士后提供更多资源与平台,同时也希望博士后们能够调整心态、把握节奏,实现学术与生活的和谐平衡。



本次座谈会既促进了博士后与中文系、流动站之间的沟通,也为未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和流动站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方向。此外,中文系工会还精心为博士后们准备了春节慰问品,让整个座谈会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暖意融融。



据悉,在人社部2020年度国家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优秀”等第(全校仅三个)。未来,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将继续致力于为博士后提供更好的科研支持,帮助青年学者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成长与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