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巍教授演讲:
通往爱荷华的路:“创意写作”与重农主义
2023年7月26日9:00,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巍教授带来题为“通往爱荷华的路:‘创意写作’与重农主义”的演讲,演讲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凤媛教授主持。
凤媛教授(左)和程巍教授(右)
讲座伊始,程巍教授从目前国内高校模仿爱荷华大学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引出话题,提出为顺应市场需求,当前创意写作专业开设实用文体写作课程的做法对爱荷华创意写作形态的背离值得肯定,因为爱荷华创意写作形态渗透着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白人农场主的文学意识形态。程巍教授认为通过对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大学的创意写作讨论提供政治的维度。
演讲中的程巍教授
通过对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前世今生的考察,以英美新批评学派代表人物韦勒克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个人经历、身份转换、思想变化为主要线索,程巍老师对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在八十年代为实现文学“去政治化”需要而译介韦勒克的“内部研究”理论,是对美国五十年代以麦卡锡主义为主导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接受。其次,美国的重农主义者将以爱荷华为代表的中西部势力作为一种与东海岸欧洲传统进行对抗的政治力量。第三,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是对苏联作家班的模仿,接受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助,承担着意识形态灌输的任务。
程巍教授与现场学员
在讲座的最后,程巍老师提到,在1930年代,中国也曾模仿苏联作家班创立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然而如今的创意写作专业却跳过这一历史而选择将爱荷华式的创意写作工坊作为起源,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他希望此后中国的创意写作讨论可以对爱荷华式的道路有所偏离,并寻求创意写作的中国来源及意义。凤媛老师分享学习体会指出,程巍老师勾画了两幅文学图景,一幅为中国八十年代文艺理论界出现的韦勒克热,另一幅是爱荷华大学创意工作坊的建构图,二者共同展示了文学生产活动之下权力与意识形态运作的复杂性,这种研究视野是其后现代史观“一切话语皆权力”的体现。
张福贵教授演讲:
文学研究的范式与学术前提
7月26日下午13:00,吉林大学中文系张福贵教授在现场带来题为“文学研究的范式与学术前提”的演讲,演讲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贵良教授主持。
文贵良教授(左)和张福贵教授(右)
张福贵教授的演讲始终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他首先提出,学者应当反思已具有常识性和公共性的学术前提,其核心是将学术前提本身作为学术对象。第一个学术前提是政治前提,它是由历史积淀和政治需要构成的基本前提。作为人文知识分子,要将政治关键词与学科问题结合,从学术逻辑出发阐释乃至发展政治关键词,从而达到“1+1=1”效果。第二是理论前提,它往往已被前人证明,成为此后研究的标准。如《雷雨》在最初进入文学史课堂时,被认定为表现了农民的阶级复仇,但张教授认为,它本质上表现的是文化复仇。第三是知识前提。在此,张教授强调要区分文学史料和文学资料,前者是构成文学史写作内容的文学资料,具备公共性,后者仅是关于作家生平的材料。他提醒道,学术研究应当抓住主体而非细枝末节。
演讲中的张福贵教授
其次,张教授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来探讨创新的路径。他将研究范式分为下述四点。第一是历史性研究,它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但倘若研究对象是一个长期性的话语,它的展开空间极其有限。第二是思想性研究,包括文化研究。自1980年西方现代思潮涌入中国学界以来,文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理论建构和宏大叙事。在弥补文学史不足的同时,这种模式也有使研究脱离文学本身的危险。第三是审美性研究,这是当下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短板,因为学界往往关注文学内容的评价,忽略了对文学形式和审美风格的观照。第四是整体性研究,常见的包括作家研究和作品研究。张教授强调,对待此类封闭的题目要开放地研究,比如在研究某个特定作家时,不应孤立地谈其作品内容、风格,而是将其放置在不同时代的作家脉络中进行比较。演讲结束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直飞教授就“在研究中如何找到恰当的理论依据”这一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交流。张教授回应道,理论并非一定是体系化的,而是在阅读中形成的感受,并提倡学生用逆反式看待文学史现象。
唐小兵教授演讲:
关于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思考
7月26日20:30,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唐小兵教授在腾讯会议线上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关于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思考》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主持。罗岗教授介绍,唐小兵教授是最早将跨学科研究引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如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强调听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等等,从其研究转向亦可看出唐老师对今天的讲座主题有着深刻理解。在讲座中,唐小兵教授谈到自己曾经的研究兴趣点在中国现代木刻运动与版画运动,试图探索木刻这个艺术形式怎样和现代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为中国现代版画史的研究开辟新话题,为现代文学和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的互动提供历史意义。
唐小兵教授讲座截图
唐小兵教授以文学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艺术史研究,两个学科的交界之处,发现了很多链接。唐老师以1936年邹韬奋和茅盾发起的“中国的一日”征文活动为例,指出这个恢弘的“报道文学”运动收到三千多篇来稿,集结成册编出八十万字的巨著,开创被认为是“一日体”的报告文学体裁,富有史诗气质的长卷画面。唐小兵教授尤其指出,这部作品中有着一副绝无仅有的版画长卷插图,其长卷的形式,覆盖的话题,表达的情绪,视野和视角,极其有代表性,以史诗般的电影画面缓缓推过整个中国社会,作为现代版画的巅峰运动,却极少有人研究。而在现代文学领域,对“中国的一日”也仅仅关注到茅盾等编辑,做现代艺术研究的也甚少翻阅这部文学作品中的版画遗珍,这些资料都没有引起大家的兴趣,倘若拥有跨学科的视野,就可以全局性地对“中国的一日”进行研究,构建立体的文化版图。
唐小兵教授讲座截图
唐小兵教授还指出,在木刻运动中,李桦、赖少其都对“呐喊”的姿态有过刻画,以呼喊、号召的姿态,让民众发出声音——在这个意义上,视觉文化便和听觉文化深刻勾连了起来,唐老师将之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对比。三十年代中国一批敏锐的艺术家捕捉到声音对主观经验、对社会、整个文化发展起到的作用,以及当时嘈杂、激烈、躁动的社会氛围,无线电、有声电影、收音机进入中国社会的过程背后,都是对声音的兴趣和把握。
唐小兵教授英文著作书影
最后,唐教授总结文学文本和视觉图像、听觉经验建立联系的研究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跨学科研究需要以一定的学科训练为基础;其次,对具体的研究者而言,跨学科研究的实践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跨学科研究让我们不断拓展知识,保持学术热情;再次,跨学科研究的必然性来自于我们面对的历史经验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最后,跨学科研究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状态,数字化人文研究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法。
在对谈环节,罗岗教授说,文学文本转向视觉文化研究背后是有一条内在理路的,在城市文化的背景中,这是一个“古腾堡时刻”转向“爱迪生时刻”的过程,在发明了电之后,人类拥有了声音和图像的储存技术,从而让视觉图像和印刷文本的文字紧密缠绕在一起。视觉文化研究无法从传统艺术史的角度去把握现象,而随着数字人文的推广,在获得材料的可能性方面变得非常便利,为我们打开了更多研究的空间。吴晓东教授提出,学科之间的科际整合背后是一个综合性的视野,唐小兵教授将好几个不同学科的问题统一在一个场域,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典范;但是“跨学科”应用于文学研究,也会出现一种“如何回到文学”的焦虑,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个焦虑?孙晓忠教授指出,跨学科研究怎么不至于丢弃前一个学科,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跨学科;我们做图像史研究和本身艺术史的研究不同,要从现代文学的问题意识出发,以此为主轴。“跨学科”的背后恰恰是在历史中遇到了某个材料,从而激发了研究的热情,而不是“为跨而跨”。
在学员提问环节,有同学提问,延安文艺的形式都带有一种“让无声者发出声音”的尝试,声音景观究竟是怎样在场,我们在研究中还是只能通过纸面的阅读去触摸当年的声音,文学究竟该怎样在场?唐老师回复,听觉的经验性非常重要,时过境迁之后,确实存在在场感只能通过其他手段重构的困境;而做文学研究的优势在于,我们所受的训练即是通过文字来进行表达,这也是我们真实感情的流露,尽力去贴近历史的脉搏。 暑期学校第三天的活动于晚上十点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