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 2022|Mr. Wen Guiliang, director of Chinese Department, delivered a speech
Time:2022-09-16        Views:10

中文的坚守与破圈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开学典礼致辞


文贵良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全体教职员工,对新入学的362位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最有大爱的华师大,欢迎你们来到最有灵气的中文系!

362位新同学中,有本科同学208人,硕士生同学124人,博士生同学30人。其中来自港澳台的同学有2人,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韩国、日本、越南、缅甸、泰国的同学有13人。同学们,谢谢你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挑选了我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我相信这是你一次明智的选择,也许这不是你第一次明智的选择,当然更不是你最后一次明智的选择,但我绝对相信,这是经得起考验的一次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中文系有信心说这个话。

中文系的全称是中国语言文学系,我们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平常我们大学内部的行话称为中文学科,三个名称,侧重点不同,但所指大体相同。我猜想,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能遇到过触动你灵魂的三个问题:中文学什么?学中文有什么用?学了中文干什么?一般通俗的回答是,中文就是读小说,学中文没啥用,学了中文是个万金油,哪个单位都可以去。这显然是片面的。当年民国才女林徽因嫁给梁思成,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在好几位追求者选择了自己,林徽因回答说,要用一辈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样,诸位要从中文专业的角度来回答这灵魂三问,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理解。

实际上,中文学科的内容大家并非彻底陌生,简单说,它们是从中学语文课文里长出来的花朵。从文言文生长出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和中国古典文献学,都带“古”字,古色古香。从现代文生长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现代汉语。从翻译课文生长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从文言文、现代文、翻译文一起生长出一个学科:文艺学,即探索文学作品创作的规律以及如何评价文学作品等问题。从语文与英语的课程中生长出语言学,探索语言规律以及语言应用的学科。从少数民族的故事生长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从作文课长出创意写作。从中学语文到大学中文系学习,主要有五点变化:所学的内容变得广阔了,广到可以没有边界;分析深入了,深到可以不见底;思维细密了,细到可以不能再分;知识系统了,每个学科都有统一的知识体系;观点个人化了,不同的见解如满天星斗,各放光芒。同学们,这是一个多彩而神奇的世界,能带给你惊奇、沉思、想象,甚至痴迷,甚至困惑!

近几年来中文学科面临着新的形势:国家赋予中文学科文化战略的任务,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倡导跨学科建设;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促使我们采用新的研究手段;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要求我们更高的外语能力。这就告诉中文系的同学们,既要守住中国语言文学这块领地,但又不能局限于这块领地。中文学科需要破圈,要突破自身,跨越到其他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融合的结果不是消化掉自身,而是要强大自身。我们中文要跨的第一个圈,即与历史学、哲学的融合。历史学求真,哲学求理,中文求美。只有吸收了真和理的美,才更有底蕴,更能长久。我们中文要跨的第二个圈:是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融合,这些学科都是研究人的学问,都是人学;文学也是人学,我们可以借用这些学科的材料,借用这些学科的理论,以丰富对文学的理解。我们中文要跨的第三个圈:是与理工科融合,其中最基础的层次,是采用理工科的一些技术手段,包括大数据分析、数字人文等;如果更高一点,要融科学思维于人文思维之中;再高一点,比如人工智能,中文可以参与其中。我们中文要跨的第四个圈,是与外语学科融合。有些同学认为,进了中文系终于可以不要学外语了,这是错误的观念。看看二十世纪的学术大师,哪个不懂一两门外语,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钱钟书、季羡林,要想做到这些学术大师一样学贯中西,首先外语要好。我们中文系有本杂志《中国文字研究》,前几年出了英文版,效果很好。为什么要出英文版?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让外国学者了解我们的研究,这样能将中国推入世界学术共同体。关于学科的跨越问题,用我们校长钱旭红院士的话说,我们要从本学科,到跨学科,再到超学科!

同学们,你的任务是艰巨的,不仅要耕耘自己的中文领地,还要设法跨越四个学科圈!同时你也是幸福的,因为在不断的耕耘和跨越中,你将浴火重生,脱胎换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卓越人才!

教师节和中秋节即将到来,祝老师们和未来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祝大家中秋节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