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华
发布时间:2012-04-28        浏览次数:6461

李舜华 1971-- 。女,江西广昌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主攻古代戏曲史、小说史及古代音乐文献整理。

已授课程《曲学研究》、《中国小说学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著作、译著

1 .《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文献、价值与观念》,张俊、罗书华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08个人负责戏曲部分,并执笔序言、篇目三,共约八万余字。

2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年出版。获 2006-2007 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 《西游记伴读》,陈惠琴、胡胜、李舜华著,负责文本思想解读及研究史部分及附表,约八万字,团结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论文

1 《女性教育与明代章回小说的兴起》,《学术研究》 2009 年第 10 期。

2 《南教坊、武宗南巡与金陵士风的变迁》,《文化遗产》 2009 年第二辑。

3 《说铁骑儿与兴起时的章回小说》,《明清小说研究》 2008 年第 4 期。

4 《教坊弦索与戏文旦角表演的变迁——以〈琵琶记〉、〈荆钗记〉、〈苏秦记〉为例》,《戏曲艺术》 2008 年第 3 期。

5 《明代章回小说的兴起概论》,《中国文学研究》 2008 年第十二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编。

6 《重析早期历史传奇中“女性”的“近代”内涵》,《广州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3 期。

7 《三家曲选——对宫廷(教坊)曲唱的追忆》,《古典文学知识》 2007 年第 2 期。

8 《元明以来南戏旦色的发展及意义》,《浙江学刊》 2006 年第 10 期。

9 《清代戏曲文献简述》,《广州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10 《从潜在的史诗结构看早期章回小说的形成》,《浙江学刊》 2004 年第 5 期。

11 《关于〈风月锦囊〉的几点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 年第 4 期。

12 《教坊宴乐环境影响下的明前中期演剧》,《戏剧艺术》 2004 年第 3 期。

13 《论元杂剧旦色的发展》,《学术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14 《早期章回小说中的史诗因素》,《贵州社会科学》 2004 年第 3 期。

15 《“小说”与“演义”的分野》,《江海学刊》 2004 年第 3 期。

16 《试论早期章回小说中个体思考的悲剧内涵》,《浙江学刊》 2003 年第 5 期。

17 《南戏中“贴”的分化与“老旦”的形成》,《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 年第 1 期。

18 《从“历史”到“传奇”倾斜——关于嘉靖万历初书商系列小说演进的考察》,《学术研究》(广州) 2002 年第 6 期。

19 《小说的释义——兼及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近代意义的思考》,《北京社会科学》(北京) 2002 年第 1 期。

20 《从经济因素看明中叶小说的接受层--关于“章回小说价格昂贵”说与“文人接受”说的质疑》,《社会科学》(上海) 2001 年第 9 期。

21 《“女性”与“小说”与“近代化”——对明以来迄晚清民初性别书写的重新思考》,《明清小说研究》(南京) 2001  3 期。

22 《男性视野中女性的突围――评早期章回小说女性形象的变迁》,《浙江学刊》(杭州) 2001 年第 4 期。

23 《世纪回眸:洪升及〈长生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 北京 )2001 年第 2 期。

24 《东方与西方:异域视野中的〈西游记〉》,《学术交流》(黑龙江) 2001 年第 1 期。

25 《从历史传奇到儿女真情:重构〈红楼梦〉的四个世界》,《红楼梦学刊》(北京) 2000 年第 4 期。

26 《斜阳影里话金钗——〈金钗记〉的发现与研究》,《东南学术》(福州) 2000 年第 6 期。

27 《〈九宫正始〉与〈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研究》,《学术研究》 2000 年第 10 期。

28 《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与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 2000 年第 5 期。

29 《喜耶,悲耶--孙悟空的心路历程》,《明清小说研究》(南京) 2000 年第 3  4 期。

30 《历史烟云与市井风情───初兴期章回小说形象群的演变与交织》,《北方论丛》(哈尔滨) 2000 年第 5 期。

31 《人、狐、情、礼方阵上的困惑――试论聊斋中的〈青凤〉、〈嫦娥〉篇》,《蒲松龄研究》 2000 年第 3.4 合期。

32 《西游学小史》,《北京社会科学》 ( 北京 )2000 年第 1 期。

33 《自闭于窗中的梦呓--试论梦窗词的断片艺术及意蕴》,《江海学刊》(南京) 2000 年第 1 期。

34 《“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文献》(北京) 1999  3 期。

35 《冷眼觑处:〈红楼梦〉叙述视角的寓意化》,《红楼梦学刊》(北京) 1999 年第 3 期。

36 《明代书贾与通俗演义的繁兴》,《中国典籍与文化》(北京) 1999 年第 4 期。

37 《“史”与“瞽”--初兴期章回小说确立的两极规范》,《社会科学辑刊》(沈阳) 1999 年第 4 期。

38 《〈关于西游记〉作者的追寻及其文化现象问题》,《学术论丛》(太原) 1999 年第 6 期发表

39 《“君-臣-寇”──初兴期章回小说人物体系的建构》,《贵州社会科学》(贵州) 1999 年第 4 期。

40 《从整饬到错位--初兴期章回小说的整体框架》,《明清小说研究》(南京) 1999  1 期。

41 《〈西游记〉作者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古典文学知识》(南京) 1999 年第 4 期。

42 《孙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寻》,《海南大学学报》(海南) 1999 年第 3 期。

43 《世俗神话的建构与消解--章回小说分期的另一种思考》,《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长治) 1999 年第 6 期。

44 《在情与礼之间--试论〈聊斋〉人鬼神狐爱情故事及其文化意蕴》,《蒲松龄研究》(淄博) 1997 年第 1 期。

45 《童年的魅力--试比较嘉靖本与毛本〈三国〉中的关公之死》,《零陵师专学报》(永州) 1997 年第 2 期。

46 《人的自省--论〈聊斋志异〉狐的意象》,《蒲松龄研究》(淄博) 1996 年第 1 期。

其中人大复印资料所转载论文

1 《舞台艺术》 2006 年第 4 期转载《清代戏曲文献简述》,原载《广州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2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5 期转载《“小说”与“演义”的分野》,原载《江海学刊》 2004 年第 3 期。

3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2 年第期转载《从“历史”到“传奇”倾斜——关于嘉靖万历初书商系列小说演进的考察》,原载《学术研究》(广州) 2002 年第 6 期。

4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2 年第 1 期转载《从经济因素看明中叶小说的接受层--关于“章回小说价格昂贵”说与“文人接受”说的质疑》,原载《社会科学》(上海) 2001 年第 9 期。

5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1 年第 4 期转载《从历史传奇到儿女真情:重构〈红楼梦〉的四个世界》,原载《红楼梦学刊》(北京) 2000 年第 4 期。

6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1 年第 2 期转载《〈九宫正始〉与〈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研究》,原载《学术研究》 2000 年第 10 期。

7 《舞台美术》 2001 年第 1 期转载《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与合》,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 2000 年第 5 .

报纸所发学术性论文与书评

1 《中国读书商报》(北京) 2001  8  9 号“书评周刊”《让历史的幽暗明亮起来—— 2001 年上半年文史版精彩回顾》又选摘《文人与优伶的艺术》一文中的部分段落。署名误题原文章名《演员与导演:国剧的艺术》

2 《中国读书商报》(北京)2001  7  15 “书评周刊”发表《文人与优伶的艺术》

3 《中华读书报》(北京)2001  7  4 “国际文化”版发表《从祭祀到演剧,从乡村到城镇――田仲一成的中国演剧史研究》,转载于国学网。

4 《中国读书商报》(北京)2001  3  13 “书评周刊”发表《“风月”无边入锦囊》

5 《中国读书商报》(北京)2000  10  10 “书评周刊”发表《戏史辨:案头与场上的困境》

6 《文艺报》1999  8  7 发表《个性化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现代化》

奖项:

专著《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获广州市 06-07 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前在研课题 :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古代曲学研究及相关音乐文献之整理,间及小说学研究。

已申报课题者有:

1. 《明中期岭南士大夫地方礼乐与演剧——以丘浚为中心》,广州市社科联, 2007  7 月。

2. 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 1 ,“《明史乐志》及相关音乐文献之笺证”( 2005  12 月立项)。

代表性科研项目:

明代乐学与曲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06-2014.06.

明代乐学与曲学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11.06-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