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
发布时间:2012-04-04        浏览次数:6018

基本简介:

   杜英

工作经历:

2012.2-2013.5 柏林自由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系,博士后,合作导师: Univ. Prof. Klaus Mühlhahn

2012.8-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

2007.6-2012.7 华东师大中文系,讲师

 

研修经历:

2010.8-2011.8 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合作导师: 王德威先生

 

科研项目:

2012 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离散与聚合:文人迁移与文艺版图重构(1945-1960).

2011 柏林自由大学, 欧盟玛丽-居里联合基金: “Diaspora,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in the frame of the Cold War: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1945-1960).”

2009 上海市高校选拨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香港南来作家及其文化活动之研(1945-1949).

2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中期的文化转型(1949-1956).

 

奖项:

2012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 上海, 1949-1956》

2009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都市文化一方领地之变迁——论共和国初期上海小报的改造》

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

2002 南京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专著:

《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1949-1956》,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论文:

1.《重构文艺场域与文艺机制》,《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2期,页87-91。

2.《风景、抒情及其他:1949年前后的沈从文》,《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5期,页129-138。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12年第1期,页163-169。

3.《“深入生活”:空间转移、身份重构与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4期, 页116-120.

4.《赵树理:现代文学与人民文学的中间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页85-94.

5.《一种新文艺典范的建构》,《文学评论》,2010年2期,页83-90.

6.《面对“改造”的小报文人:自我建构与写作实践》,《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1期,页110-120.

7.《上海新闻出版业改造之考察(1949-195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页44-50.

8.《上海广播电台业的接管与改造》,《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9年10期,页65-74.

9.《关于20世纪中期文化转折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9年2期,页122-130.

10.《表现形式与经验世界的纠葛——论孙甘露的<呼吸>》,《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5期,页150-156。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9年4期

11.《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再建立——建国初期对上海小型报的接管和改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 年 2 期,页 129-149 。

12.《从 < 十八春 > 的修订看解放初期的张爱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 年 1 期,页 204-220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2006 年 4 期,页 100-106 。

13.《对于 1949 年前后上海的想象和叙述——以 90 年代的上海创作为例》 ,《文艺争鸣》, 2005 年 2 期,页 111-120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2005 年 5 期,页 49-58

14.《人生如戏——由黄碧云的 < 桃花红 > 谈起》,《香江文坛》(香港), 2005 年 6 期,页 45-50 。

15.《“ 70 年代后”的世故》,《小说评论》, 2002 年 4 期,页 23-29 。

 

书评/影评:

1.《 < 大宅门 > :恢弘背后的凄楚》,《中国电视》, 2001 年 10 期,页 37-39 。

2.《现代性的橱窗——评 <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 》,《现代中国》第八辑,陈平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合著著作或收入论文集:

1.《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撰写第五章)。

2.《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必书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125-130, 150-163)。

3.《中国的立场: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收入论文)。

4.《重读张爱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收入论文)。

 

会议与报告:

1.“Reconstructing Literary Institutions and Literary Paradigm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Shanghai (1949-1956),”

柏林自由大学, 2012年12月6日.

2.“Narrating the Displacement: Trauma Drama or Rebirth Epic?”

Crossroads Asia Conference: Figurations of Mobility,洪堡大学,2012年11月22-24日

3.“一种‘新’文艺典范的建构:对1949年前后中国文艺作品的考察”,

“中文书写典范的追寻”国际学术会议,哈佛大学,2011年4月8日。

4.“1950-196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殖民地记忆,”

“东亚的殖民地记忆”国际学术会议,韩国仁荷大学,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