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白于蓝,1970年生,陕西绥德人。1988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先后于该校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文字学。
科研成果
一、专著:
1、《〈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2、《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获“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资助。
3、《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获“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资助。
二、论文:
1、《包山楚简零拾》,《简帛研究》第二辑,中国社科院简帛研究中心,1996年9月。
2、《泽螺居中夙兴叟——于省吾的学术思想概述》,《我的学术思想》,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3、《释軝》(第二作者),《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4、《释包山楚简中的“巷”字》,《殷都学刊》1997年3期。
5、《〈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江汉考古》1998年2期。
6、《包山楚简考释(三篇)》,《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7、《〈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正误一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2期。
8、《释袖——兼谈秀、 一字分化》,《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9、《〈郭店楚墓竹简〉读后记》,《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10、《古玺印文字考释(四篇)》,《考古与文物》1999年3期。
11、《〈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二十五期,(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12月。
12、《释“”、“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
13、《郭店楚简〈老子〉“”、“赛”、“
”校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3期。
14、《郭店楚简拾遗(四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3期。
15、《“玄衣 纯”新解》,《中国文字》新二十六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0年12月。
16、《孙叔敖“三相三去”考》,《中国史研究》2001年2期。
17、《郭店楚简补释》,《江汉考古》2001年2期。
18、《郭店楚简考释(四篇)》,《简帛研究》2001期,中国社科院简帛研究中心,2001年9月。
19、《郭店楚墓竹简释读札记》,《古文字论集(二)》,考古与文物丛刊第四号,2001年9月。
20、《包山楚简补释》,《中国文字》新二十七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1年12月。
21、《“ ”字补释》,《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
22、《释“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6月。
23、《〈战国纵横家书〉“赪”字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4期。
24、《〈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注商榷》,《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
25、《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廿九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3年12月。
26、《“玄咎”考》,《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
27、《释中山王 方壶中的“属”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
28、《读上博简(二)札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0月。又载《江汉考古》2005年4期。
29、《〈容成氏〉编连问题补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
30、《上海博物馆藏竹简〈容成氏〉“凡民俾 者”考》,《文物》2005年11期。
31、《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三十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5年11月。
32、《读郭店简琐记(三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2006年7月。
33、《〈曹沫之陈〉新编释文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文字》新三十一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6年11月。
34、《说甲骨文中“南”字的一种特殊用法》,《中国文字》新三十二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6年12月。
35、《读中山三器铭文琐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9月。
36、《〈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部分按语的补充说明》,《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37、《利用郭店楚简校读古书二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又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纪念徐中书先生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12月。
38、《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校读二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金文校读三则》,《汉字研究》第2辑,庆星大学校韩国汉字研究所,2010年6月。
40、《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校读札记》,《江汉考古》2010年3期。
41、《师永盂新释》,《考古与文物》2010年5期。
42、《释“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10月。
43、《银雀山汉简校释》,《考古》2010年12期。
44、《释“ ”》,《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四辑,2011年3月。
45、《金文校读四则》(第二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3期。
46、《释“ ”、“
”》,《古汉语研究》2011年3期。
47、《〈鸭雄绿斋藏中国古玺印精选〉校记》(第二作者),《中国文字》新三十七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11年12月。
48、《释 羌钟铭文中的“乂”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2012年10月。
49、《读上博简札记》,《中国文字》新三十八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13年2月。
50、《皋陶——大禹禅让传说中的另一位关键人物》,《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6期。
51、《“传道”重于“授业”——本科新生历史教学的一点思考》(第二作者),《耕耘者的足音——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学研究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科研项目
一、结题项目:
1、《楚简通假字汇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2002年度直接资助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259,项目起止时间:2002年—2005年。
2、《九店楚简整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度重大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研究》(项目主持:陈伟。项目批准编号:03JZD0010)子课题,项目起止时间:2004年—2006年。
3、《十一五期间新发表出土文献数据库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8JJD740053,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2011年。
4、《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研究与通假字汇编》,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度一般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8BYY061,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2011年。
5、《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字典》,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2008年度直接资助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822,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2011年。
6、《九店楚简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项目《出土战国数术文献研究(以楚墓卜筮祷祠简研究为中心)》(项目主持:李家浩。项目批准编号:07JJD751071)子课题,项目起止时间:2007年—2010年。
二、在研项目:
1、《甲骨文文献审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重大项目《出土古文献语料库建设研究》(项目主持:刘志基。项目批准编号:10&ZD118)子课题,项目起止时间:2011年—2014年。
2、《甲骨文语料库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项目批准编号:11JJD740001,项目起止时间:2011年—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