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和
发布时间:2013-02-24        浏览次数:8264

臧克和

基本简介:

   1956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古文字学、汉语文字学及其应用等方向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受聘国家语标委汉字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兼任美国爱荷华大学荣誉教授、德国波恩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政府重点学科—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2000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2005年受聘为教育部全国语标委汉字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人选专项资金资助。

在研课题

教育部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史研究”“唐宋字汇时间层次研究”)和德国DFG招标项目(“新近出土简帛文献研究”)等。

楷字发展及资源调查;省级(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6BYY002

主要研究领域:文字与应用、汉语史、文献与文化

论著:

《简帛与学术》;大象出版社,2010.04.

《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4月。

    以出土实物用字原形材料,构建汉字发展历程中篆隶楷等主要书体类型实际使用坐标。字形表按照篆、隶、楷三种书体分栏,各栏内又以时代先后排列,所列字形标明出处,出处揭示时代属性和材质类型。

《金石学走向系统分析》,《中国文字研究》第14辑,20113月。

    石刻语料,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系统科学研究,要完成的任务十分繁重。某个共时断面的语料字际关系相对简单,而一旦跟历史因素发生联系,就会形成种种复综关联。通过溯源明流的历时考辨过程,则可以排除某一时间层次上偶然混用所形成种种“体异用同”关系。历时的整理其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基于某个共时的语言词汇层面才有可能作得比较彻底。而且,使用的范围和使用的频率,其实是很难调查清楚的事情。石刻语料库加工涉及的,是从汉魏六朝到隋唐五代上千年历史出土文献,异体关系的讨论,需要考虑形体、使用和历史。

《词肥义瘠”与“假象过大”——碑板文字语用考察之一》,《中国文字研究》第15辑,201112月。

    本调查报告,是关于一种特殊语料的“语用”类型考察。中国固有的且至今还管用的辞章学概念体系中,关于词、意、物三者关系的使用是不平衡的,基本体现出了一边倒的取舍倾向,即排斥物>意、词>意类型。理想的境界是第一类,即词=意、意=物,通常的表述就是意境的圆融、和谐。而物<意、词<意的偏枯类型,甚至已成为“文约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类辞章学根据。这类现象,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了传统文章学的文化认知选择。

《隋唐人物信仰价值论以墓志文字为线索》,上海市第九届社联大会,201111月。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现存石刻类型,其大宗为墓志碑刻。刘勰《文心雕龙》第十二论“碑刻”之体制及功用:“碑者,埤也。上古帝皇,始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夫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夫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光于诔。”墓志类碑板文字,基本功能就是宣扬事迹功烈,以垂不朽。所谓“懼桑田之變改,刊金石以為識。”全体大用,不外乎是。由此,墓志文字走向夸饰套路。词肥义瘠,向为金石文史家所诟病。所采取者,唯地理职官制度数项耳。其实,方当盖棺定论之际,一生功名事业取舍,价值倾向攸关。社会崇尚,风气扇被,当时习而相忘,文献忽焉不察者,往往集中流露于此。

就碑板文字语料库记录所见,南北朝尤其是北朝碑板文字,于人物性格去取之际,崇尚优雅,相对单纯。相形之下,隋唐社会,体现为“少壮进用事功,迟暮退归隐逸”之人生模式。于家世人生,毋论生前显赫门第、文治武功,而属当盖棺定论之际,所取态度,多为“朝市心违、山林志毕”。如此信仰取舍,魏晋南北朝尚未习见,五代则尤属罕睹。如此选择方式,从精神渊源看,或以为古代上流社会某类优雅生活态度孑遗。按心弦之行,有张有弛,始张终弛。就人生程途言,以入世始,以出世终,此乃天道循环之周期定数,抑亦人生程途之结构辙迹。

主要研究项目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说文》、《玉篇》与《万象名义》比较研究”(2001-2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出土古文字与古文献语料库”(2001-2004),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唐宋字书收字时间层次研究”(2005200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楷字发展及资源调查”(20062008),德国DFG资助项目“简帛文献与方技术数”(20062007),等。

获奖情况

先后获得“宝钢秀教师奖”,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尚书文字校诂》)、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中国图书奖(《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和国家图书奖(主编《汉字研究新视野》丛书提名奖)等。

《中古汉字流变》,2010第十一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