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关于留学生教育发展培养的相关政策,帮助留学生形成对中国文学与文化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感受力和鉴赏力,12月,中文系携手学校国际教育中心,组织留学生开展第二期“行读中国”系列活动,邀请青年教师带领留学生进行专著阅读,组织阅读分享、校外考察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中,中文系优秀青年教师陈田珺、金延伟、朱学斌分别从杭州的历史文化、语言学的奥妙以及汉字字体发展演变历史等主题,面向留学生展开了极具专业特色的讲解,知行合一,带领留学生在行路中感受中国文化,在阅读中领会中国魅力。
讲座一·武林旧事
12月8日上午,首场读书讲座由陈田珺老师开讲,讲座主题“武林旧事”与12月9日的杭州文化考察相契合。陈老师以《白蛇传》的故事为切入点,带领大家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杭州的文化风俗。再由此引入对西湖十景、灵隐寺和飞来峰等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介绍,让学生们在领略杭州湖光山色的同时,对杭州的历史文化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学生感想
从前觉得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很美,如今发现故事中所记载的杭州更美。《白蛇传》中的杭州有三美:湖山风雅、世俗生活、宗教信仰。
其一,湖山风雅,何以见得?脍炙人口的《白蛇传》故事发生之地西湖,又名钱塘湖,乃钱塘江支流出的一个贮水湖(泻湖),实则是一潭死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治理。因此,集天时地利人和,西湖才得以诞生。无数文人向往西湖,西湖的湖光山色也滋养了中国的文学与文化。西湖,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胜地。
西湖为何从一众名山秀水中脱颖而出,被世人熟记呢?因其作为一处文化地标,人们都想要一窥西湖之姿——晴湖、夜湖、雨湖、雪湖等。此外,西湖也能引出文人心中一种文化和记忆上的执念,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欧阳修的“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这些都在无形中成为了西湖的“软广告”。它们也衍生出了传说中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等。
其二,世俗生活。在《白蛇传》中,男主角非儒非贵,而为一介小郎中,故而故事情节充分反映了当地的文化风俗。杭州曾是南宋的首都,当时的商业十分发达,因南迁带来了崇商之气,进而形成全民经商之势,且一直延续至元明清,至今依旧如此。这要归功于宋朝的解除宵禁,不禁夜市,因此买卖欣欣向荣。在《白蛇传》里出现的“借伞”、许仙外出谋生计等情节都是世俗生活的体现。
喝茶文化起源于秦汉时期。唐代陆羽于径山寺写出《茶经》,书中提到许多喝茶的讲究。茶,可煎、煮、泡,煎茶生香、煮茶有趣、泡茶简易。茶叶的形态分茶饼或散茶,古时茶饼为士大夫所饮。龙井茶很嫩,做茶饼不易保存,故多是散茶。龙井,时间越早就越贵重,最出名的两种龙井是按节气划分,即(清)明前龙井与(谷)雨前龙井,其中最贵重的是明前龙井,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明前龙井的流通。在杭州也可以看到考究的饮茶是有一系列的茶具辅助的。饮茶成为一种贴近生活且经济的享受。
其三,宗教信仰,杭州被誉为“东方佛国”,著名的灵隐寺也坐落于此。灵隐寺是东晋南朝时慧理和尚众筹所建。此外,还有三塔,即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前两座塔为五代吴越国所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是西湖香市的花朝节,此时许多摊贩会卖贡品、法器、鲜花,以满足人们供佛之需。据言,花朝之时,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宿,足以窥见杭州的热闹,也是宗教和日常生活结合的体现。
12月9日前往杭州有感,西湖西溪的山水风光着实是有人间天堂之姿,这次文化考察收获了“晴湖”图鉴,之后肯定会再多去几次,以完成西湖千景图鉴。
游后亦做诗一首:
杭州游
乍暖西湖畔,清瑶照我衫。
红橘黄绿影,素律染江南。
——2023级马来西亚留学生 张志豪
活动二·走近语言学
12月15日下午,金延伟老师带领学生探索语言学奥秘。金老师以妙趣横生的故事,结合语言学趣味视频,向同学展示了世界上各种语言的奇妙构词。读书会最后,金老师总结道:“语言是一种本能,我们大脑里应该有处理语言规则的部位或者某些神经元特定连接的方式。我们所看到的语言的面貌是我们心智的产物。”本次讲座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言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
学生感想
人类有七千多种语言,每一种都各不相同,有着独特的规律和特色,反映着使用它的民族或群体的瑰丽文化与习俗。比如大幅使用嗒嘴音的科萨语,绝不间断、一词就是一句的格陵兰语,或者不依赖声音、仅靠视觉和动作沟通的手语。如同巴别塔的故事一般,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使不同群体间人类的沟通没有那么容易。
但我在此前不知道的是,世界的七千多种语言也有着许多共性,这些共性在语音、形态、语法、语义中皆有出现。比如语音层面,/n/。
我们的外表,包括发色、发质、瞳色、肤色、身高、体型、五官等,好似各不相同,但这都是在迁徙中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自然进化,绝不是为了让我们相互割裂、隔绝。我曾了解到,若从基因而论,非洲民族之间的基因差异远大于其他民族之间基因差异。这一点让我感到惊讶,但是细想也在情理之中,这一人类学角度的事实与今日所学的语言学知识所表达的我认为是相呼应的,不论是不同民族还是同一民族之间语言都可能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所在,这一些共性让我们能够打开互相沟通、理解的大门。
——2022级美国留学生 宋莉乐
活动三·汉字字体漫谈
12月21日下午,朱学斌老师为留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古文字讲座。朱老师讲述了从古文字到今文字汉字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古文字部分主要举例了殷墟甲骨、西周金文、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其中殷墟甲骨部分介绍了卜辞中的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种格式,并释读了占卜妇好生育的卜辞;今文字部分以汉代简帛举例,讲述了关于汉字隶变的内容;在魏晋以来的汉字部分,讲述了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朱老师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讲座的结尾,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讲座丰富了学生们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认知,有助于学生们进一步深化对古文字的学习和认识。
学生感想
在听朱老师的这门课之前,我对于古代汉字的认识,一直是模糊的。在大二的《古代汉语》课上,我认识了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的形成。这次朱老师的讲座,在古代汉语原有的基础上让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了中国的汉字,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古代汉字是富有生命力的。
此次讲座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汉字字体的演变情况展开的:汉字字体在历史上最通行的说法是真楷、草书、隶书、篆书。按照汉字字体的演变情况,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文字、小篆。第二种情况是按照近现代汉字的发展来排列,即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从讲座中,我了解到甲骨文记录的内容大多是占卜之辞,所以又被称为“卜辞”;因为它是在商代后期都城殷的遗址出土的,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殷墟卜辞”。1899年的时候,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首次被发现,至今约有甲骨16万片,就单字而论,约有4600字,目前被认识出来的甲骨文有1500个。
朱老师还跟我们讲了甲骨占卜刻辞的过程:钻凿、灼龟、命龟、刻辞。甲骨文的特点是图画意味浓厚;笔画细硬;字没有定形;大小不一;合文。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汉字字体,古人称为“铜”为“金”,所以称之为“金文”。金文最发达的时候是周代,特别是西周。大篆字体的笔画是圆转延长的线条,所以也被称为“篆书”。而后出现“小篆”“大篆”。大篆是春秋时期在秦国通行的文字。现存唯一的真迹是石鼓文,石鼓有十个,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六国文字是春秋战国时期六国使用的文字,是书写在竹简、丝织品等上的文字,或称为“简帛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标准字体,用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进行汉字规范化工作。这也算是古代汉字向近现代字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
近现代的文字变化即在小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即出现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些字体即是书法的写法,其中最难看懂的就是草书,在草书上,朱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章草急就章》等书法。老师还给看了白云山能仁寺草书“虎”字,怀素的自叙帖,宋代赵诘的狂草千字文。在楷书的介绍上,给大家展示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拓本,欧体书法作品、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拓本、柳公权的《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神策军碑》。
在讲座前,我对于古代汉字的认识只是停留表面,在讲座后发现中国的历史发展其实在文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人是具有创造力的,将中国的历史雕刻在文字之中流传至今。听老师讲解文字、叙述历史,给人一种置身当时的感觉,让我找到了古代汉字的魅力。
——2021级阿根廷留学生 陈露娜
本期“行读中国”系列讲座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让中文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与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鼓励留学生传承与发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文系将与国际教育中心继续开展“行读中国”系列讲座,为学生带来更多更精彩的内容。
撰文 | 汤燕华
摄影 | 古舜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