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活动回顾 | “技术、想象与理论实践:诸视域中的文本与现实” 工作坊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4-09-22        浏览次数:13

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实践、展开多向度的学术交流、汇报分享暑假学习成果,9月14日,在汤拥华教授的召集下,华东师大中文系举办了“技术、想象与理论实践:诸视域中的文本与现实”研究生学术工作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与上海大学的十八位同学参与了该工作坊,互相分享与探讨学术观点,围绕着诸如技术革新如何激发文艺创作的想象力、理论如何指导并实践于现实文本的解读与创作、以及在不同文化视域下文本与现实的互动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1.jpg


本次工作坊共分为四场主题报告,上午与下午各两场。第一场主题为“理论策略在文本中的展开”,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孙琪琪博士主持,共有六位同学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简要阐述。


第一场主题报告


上海大学文学院胡敏博士作了题为《在音乐中重思“感性理念”——梅洛-庞蒂的间接本体论及其文学渊源》的报告,报告指出,梅洛-庞蒂宣称,传统的二元本体论导致了一种错位的方式,让我们无法体验自我、他人和世界。反思混淆了“对事物的原始感知”与“对可感事物的反思”之间的区别,反思借由以果溯因预设了它之所见,将它假装后来在事物中发现的东西放入事物中。哲学真正要做的是回到事物本身,“从沉默的深处将事物本身表达出来”。这就需要一种非指称的语言,一种诗歌和隐喻的语言。正是通过分析马拉美的“音乐性”诗歌和节奏问题,梅洛-庞蒂寻找到了一种非反思的回到事物本身的路径,并且借由思考普鲁斯特“小乐句”发展了一种不同于柏拉图本质论的“感性理念”。



上海大学文学院刘智博士作了题为《领导权与国家——再议佩里·安德森的葛兰西批判》的报告。报告指出,佩里·安德森对葛兰西领导权思想的批判是葛兰西研究史上的关键节点。安德森认为,葛兰西的领导权话语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同意和强制两组关系上自相矛盾,因而不能有效分析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策略问题。国家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因为国家在社会再生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无论是忽视国家机器对阶级统治的作用,还是仅将其作为单纯的政治存在孤立看待,都是片面的。



上海大学文学院孙琪琪博士作了题为《从光晕到视觉无意识:试析本雅明的图像策略》的报告。报告指出,本雅明的图像策略从光晕的时空距离表征到肖像照中光晕的衰落,再到电影在视觉无意识世界的光晕持留,在光晕衰落的时空结构中,显示了一种随技术介入而发生的图像光晕迁移、留存的图像策略谱系。首先,光晕在自然对象、历史对象、技术产物(例如肖像照)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展示,衰落并不意味着消失;其次,肖像照这一特殊媒介展示了一种短促的光晕持留,由生产方式推动的现代性震惊体验在观看图像的时间迂回中得到疗愈;第三,电影的棱镜功能继续发挥着图像的光晕持留效用,电影以其看似涣散的蒙太奇形式给予观众沉思的入口,这也再次展示了光晕从原始的巫术显灵到世俗启迪的转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杨泳琪作了题为《经验、见证与图像——阿甘本对记忆困境的呈现》的报告。报告聚焦于阿甘本多样化的研究领域中对记忆困境的呈现:首先,“经验的毁灭”意味着那些无法被主体意识清晰经历和调取的“非意愿记忆”不再为现代人所重视,丧失了可以被积累和重新编织的、能够长久活跃的记忆。其次,对于由生命政治的暴力所引发的重大创伤事件而言,见证者注定要经受言说的不可能性的考验,他必须在见证的不可能性中承担起见证和记录其记忆的责任,以对抗这些记忆可能遭受到篡改或抹除。最后,图像作为一种记忆的技术,它所蕴含的能量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当下,而是始终停留在一个“间隙”中或“门槛”上,期待着创造性的激活来实现历史记忆与当下生命的真正贯通。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薛代君作了报告题为《艺术与理论的重构——以鲍里斯·格罗伊斯艺术批评为中心的考察》,报告指出:当代装置和策展以空间为背景,凸显出平凡物和艺术品的差别。格罗伊斯提出从美学到诗学的态度转变,其注重观者身份、地位、视角的转变,提倡观众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积极行动。同时,格罗伊斯认为,前卫艺术生产出了一种先验图像(transcendental images),进而导致了一种弱普遍主义。他追溯了词源学上策展人(curator)和治愈(cure)的关联。从实际的实践角度来说,策展为弱图像提供了叙事的空间和展示的环境,正是这种物理空间的配置使得图像可见。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李欣悦作了报告题为《“音乐何以统同?”——〈乐记〉乐象内涵辨析》。报告指出:为通过视听联觉使模糊的听觉艺术可视化,从而确立音乐作为教化媒介的正当性,《乐记》提出了乐象这一概念,作为对“乐统同”运作理路的回应。乐象的生成与社会民生中的“逆气”“顺气”相应和,呈现为由自然音乐元素汇成的综合感官图像。音乐中蕴含“想象性欺骗”元素的心象投射,通过对宫廷、士人、庶民三者间虽取向各异却潜在相通的美学传统的融合,搭建了阶层化的听觉伦理规范。乐象承担了沟通神人与世俗,融合神圣性与世俗性的重要功能:它既通过音乐形式,表现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敬畏;又通过音乐实践,传递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理解。



本组报告结束后,华东师大中文系黄金芳、刘家夷对本组论文进行了评议。黄金芳认为胡敏清晰阐释了梅洛庞蒂感性理论和柏拉图理性理念之间的区别,报告把柏拉图实体理念比作太阳光,和梅洛庞蒂的可见光进行对比研究,是具有创见的,并提出建议诸如音乐、音乐性和音乐理论之间的概念需要更加细致地阐释。刘智的报告将葛兰西从西马的哲学美学潮流解救出,需要进一步阐发文学/文化研究的用途。孙琪琪的报告清晰阐释了艺术作品的本真性,让听者感受大教堂空间流传下来的古感,同时引导我们思考报告中提出的无法复制-手工复制-机械复制(批量)的链条是否成立,并思考如何面对当代艺术的(形式)挑战。杨泳琪的报告中区分了意普鲁斯特的愿记忆(再现信息)和非意愿记忆,但需要对历史先验源头的概念需要进一步廓清。薛代君的报告中展现了美学到诗学的理论转向视角,但需要重思纯粹的形式和结构指向。

刘家夷提出各位同学的汇报的内容都十分丰富,具有启发性和对话性。胡敏和李欣悦的报告出发点都是音乐——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既可以被视为“感性理念”的显现,也可以被看做是乐象概念中“泄于情又缚于情”的发展。孙琪琪和薛代君的出发点都是图像——孙琪琪的报告中提供了两种光晕之后的图像策略,其中肖像照作为一种光晕持留,正在塑造一种生产性的现代震惊体验;在薛代君的线索中,先有理论上的美学向诗学的转化,在形式上展现出一种弱普遍主义的底层逻辑,并通过策展这种专业的艺术实践落地,引导读者期待策展和疗愈的词根关系的展开。杨泳琪的报告为讨论图像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即图像视为记忆的技术,来承载过往经验,期待可以继续推进到记忆如何建构图像的问题上。刘智报告从他在西马中的定位开始,推进到葛兰西的内容,安德森对葛兰西的论述,再到刘智对二者论证的理解,最后落到文化领导权的问题中。


第二场主题报告


第二场报告题为“理论策略在现实的展开”,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黄常嘉主持,共有四位同学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简要阐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王嫣慧作了题为《白话现代主义与抒情启蒙:〈子恺漫画〉中的感性分配》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继承中国古典文人画的传统,并借鉴西方最新艺术流派和竹久梦二的艺术创作,丰子恺的早期漫画呈现出西洋画法和中国画意相结合的面貌,带有强烈的抒情特征。在“白话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基于对艺术资源、笔墨、题材、图文关系等的具体分析,报告认为丰子恺的早期漫画发明了一种更为民主、更贴近大众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生活经验的艺术形式,不仅重构了传统文人画的艺术表达程式,将传统美术配置为现代美术,而且还通过诉诸人的感官反应和体验的方式重新划定并建构了现代中国人的感性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赵少阳作了报告题为《威廉·布莱克的创世神话与牛顿科学:浪漫主义对启蒙科学的重释与转化》。报告指出一般认为浪漫主义和科学的关系水火不容,威廉﹒布莱克批评更是经常把培根、洛克、牛顿看成布莱克的智识仇人。但事实上,浪漫主义和科学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而且浪漫主义对科学进行了彻底的反思、重释和转化。报告将借助威廉﹒布莱克的早期作品和柯勒律治的一些哲学作品来展示浪漫主义对启蒙科学中的知觉、实验和主体的反思,以及通过想象力的引入对科学的创造性转化。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王莹娜作了报告题为《“听书”为何流行:从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看有声阅读的身体维度》。报告延引了《技术中的身体》一书,唐·伊德将“身体”的定义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唐·伊德主张技术通过塑造使身体得以存在,身体又在技术影响下完成自我建构,身体与技术相互嵌合,形成了一种技术的具身关系,体现出技术的透明性。报告中涉及听书的具身实践问题诸如是否人的知觉能够被“编码”并“解码”,所以知觉才能被轻易拆解、移植、复制进入技术?当技术抽身而去的时候,技术转化为知觉的限度在哪里?报告在阐释唐·伊德的回答之时仍旧提出反思。



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罗嘉琪作了报告题为《“恐怖分子”抑或处于“暗恐”状态下的普通人——对〈恐怖分子〉空间叙事的解读》。报告指出电影《恐怖分子》中的各式空间发挥着多重作用。作为人物活动场所,空间本身呈现着身处其中之人的欲望与失落。而作为一种现代性症候的中介,空间亦以其独特功能,引发戏里戏外的“暗恐”心理。导演杨德昌通过独特的都市空间建构,让年龄迥异、性别不同的本无关系的个体产生联系,种种际遇在空间中酿造、发酵,继而在一种别样的凝视视角中表达“回圈”式、充满怀疑的伦理诉求与寄望,完成一种独特的空间叙事。



上海大学文学院胡敏和华东师范大学黄常嘉对本组进行评议。胡敏认为本组同学的汇报都条理清晰,内容深入且全面。王嫣慧详细介绍了丰子恺漫化的形成和背景,介绍了漫画成为一个门类的过程,全面展现了丰子恺漫化在不同程度的特质,揭示了艺术特征在不同方面的复杂性、漫画自成风格的独特性,可以进一步思考在诸多旁支的发散中,如何得出一个具体的理论道路。王莹娜的论文具有启发性,即提出将技术融入人的知觉经验之中,体现出延展性,但需要进一步反思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和听书现象的理论联结点。罗嘉琪的汇报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对电影文本的分析非常细致,期待一个更具理论性的结论。

黄常嘉认为本组的汇报都内容详实,体现了理论对现实的关切。王嫣慧的汇报史料丰富、论述到位,丰子恺将启蒙的目标面向大众,并提出思考丰子恺在保留中国文人画技法的同时,是否牺牲了某种现代意识,造成了中国大众的鉴赏层面的保守性。赵少阳的报告展现了非理性和理性的纠缠,有当代关切的意味,浪漫主义对科学的吸取罗蒂的科学隐喻异曲同工,期待关于科学对文学理论的写作和影响。王莹娜的汇报思路较为完整,引人思考若从视觉文化转向听觉传统是改善知觉“被文字切割”的状态,那么在转化之后,是否会复归到“被听觉切割”的状态?罗嘉琪的汇报中对空间、电影镜头的细读非常到位,建议论文写作可以更加突出行文理论脉络,并引人思考在分裂空间中,人物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汤拥华教授对上午场的汇报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目前文艺理论的关切,即能否通过对审美的样态和新旧审美经验的分析,达到伦理和政治功能的某种期待。在这个向度内我们还可以走多远?如何才能真正带入亲切的、新鲜的经验?如何才能真正切入问题,避免理论的空转?这就需要我们既深入研究理论,又能够对所学理论建立起一种审视的态度。



第三场主题报告


下午第一组报告题为“现实与虚构维度的二重性:技术与想象”,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黄金芳主持,共有五位同学对论文进行汇报。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黄常嘉作了报告题为《痛感的消逝与救度:从经验主义到数智时代的美学考察》。报告指出,二十世纪中叶,阿多诺对美丑关系进行重新诠释,发掘了痛感的社会维度,并将之视为实现否定性艺术不可或缺的要素。学者韩炳哲虽身处当代,却发现了较阿多诺时代相似且更严重的问题:美学走向平滑,痛感逐渐消逝。在数智时代,算法成为审美的底层逻辑,情感成为可被计算的代码,流行艺术所表达的痛感只是被定制的痛感。审美快感带来舒适,鲜有痛感对日趋沉寂的否定性发起刺激。让美学回归日常,利用生活的偶然唤起痛感的经验,以打破技术归置的审美秩序,或许是运用痛感达成否定性救度的一条进路。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黄金芳作了报告题为《元屏幕的“数字透明性”问题——一种人类学视野的技术现象学》。报告指出“地面”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奠基性神话,主导着线性视角的视觉范式,其产生的总体性幻觉被界面所取消,元屏幕这一界面性媒介成为对可见性机制重新标记的编码系统。作为跨历史的可见性政体,元屏幕揭示了图像“展示-隐藏”功能背后的“暴露-保护”功能。通过对技术光学视角与图像中心主义的人类学反思,卡波内指出了语言等可视化制度对屏幕其意义的“预先中介”。在数字时代,二进制生成图像的机器中介性与屏幕显示器的视觉即时性引发了新的透明性问题。元屏幕的可视化功能背后涉及人工智能及算法的意识形态,这一技术干预将引发“准主体”到“准假体”的现象学主体变更。



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研究院研究生邹鹏飞作了报告题为《从“假想现实”到“扩张现实”——重审“游戏性写实主义”论争》。报告指出“游戏性写实主义”的论争体现了文化环境由“假想现实”到“扩张现实”的转变。大塚英志认为,日本战后漫画、小说正是在战争的催化下思考能够“流血”的身体,才能够获得反思性的命题和技法上的进步;因此寄希望于建立在漫画、动画符号上的“角色小说”,以寻求在叙事层的新的写实路径。但面对信息时代下的“扩张现实”,东浩纪选择了接受,并将写实寄托于激发读者决断的,“游戏性”的元叙事层。但是,“扩张现实”下的“游戏性写实主义”又面临着双重的矛盾,以及需要面对现实圈层化、暴力化等诸多问题。在采纳东浩纪理论成果的同时,依旧有着思考、回应大塚英志关切之点的价值和必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刘家夷作了报告题为《时空迁移:后人类记忆及其可能性》。报告指出后人类记忆是一种技术与人类共生状态下的产生的新型记忆术。以AI 写作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原本的线性叙事变成了一种无中心写作,它以数据库的方式消解了历史性的“过去”,以概率测算的方式生成“未来”,建立起一种始终是“现在”的空间并置式记忆系统,完成了一种从时间向空间的迁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迁移,是因为在后人类记忆中,人和技术系统必须不断的进行交互,才能保证艺术生产的持续进行,因此,这种迁移最终导致了人机协同式写作成为后人类艺术的主要形式,也让写作过程呈现为一种精密复杂的生成网络,每一条路径的衔接在并不存在时间上的次序问题,且彼此相通,反而成为了一种占据每一个记忆分叉点的空间拓扑结构,成为时空之间的跨媒介交互性的绝佳脚注,促使写作在技术时代呈现出一种新的美学潜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王意作了报告题为《算法的限度:人工智能创作的“能”与“不能”》。王意针对当前大语言模型超强的文本读取和生成能力展开讨论,认为以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文学创作领域时,引发了有关人类自身价值的替代性危机,并将具体问题置于AI创作与人类创作的对比中,同时结合机器发展史和文论史,主张明确智能算法的限度,批判不合理的文化想象。



汇报结束后,上海大学文学院孙琪琪和北京大学文学院王嫣慧对本组报告进行评议。

孙琪琪提出,黄常嘉的报告展现了一个经验主义认识论的谱系,包含了对“痛感”的理论脉络探析,内容丰富,平滑化的美面前蕴含了丑的深刻,引人深思。黄金芳的报告廓清了许多复杂的概念,关于“地面”的理论渊源具有启发性,对可见性/不可见性的视觉谱系做了对接,具体的实践诸如对塞尚作品的戏仿具有现实关切。刘家夷的汇报中从假设、到立论、到可能的结论,都有可以进一步商讨的空间,例如空间迁移。邹鹏飞的汇报展现了从假想现实到扩张现实的、富有游戏性和现实主义的写作脉络,事先获得的可操作性角色展现了主体的想象力,如此的事实可以成为写作的源头。

王嫣慧表示大家的汇报具有丰富的理论多样性,但都共同围绕着媒介技术进行探讨。媒介技术进步带来了人类感知经验的变化,带来了文学形态上的变化。王意的报告很好地展现了当下人工智能创作的现状和背景,对可能性、信任度和现实制约能力的梳理都十分清晰。邹鹏飞的报告具有具身化的对漫化的知觉感受,日语文献和史料引用丰富,蕴含了对战争的切身性反思。黄常嘉的报告中详实地梳理了痛感的理论脉络,对痛感消逝的方案和可计算性提出进一步思考。刘家夷的汇报富含着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论述,引人思考媒介技术下的“新”在何处。黄金芳的报告非常聚焦到了媒介,即屏幕本身,理论景观宏大驳杂、生机勃勃,报告展现了对媒介透明性的反思,报告中的理论归纳框架需要进一步思考。


第四场主题报告


茶歇结束后,第四组“文本、解构与形式主义的实践”报告开始,主持人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薛代君,共有3位同学对自己论文进行汇报。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姜竞皓作了报告题为《“细读”作为方法——弗雷德里克·博格尔的新形式主义批评论》。报告指出,作为新形式主义者的弗雷德里克·博格尔秉承新形式主义文论的宗旨和原则,将“细读”的内涵进行了增扩和完善。博格尔的“细读”方法,以文本实现为核心导向,不仅专注于文本的语言与形式分析,更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意义的多重维度,从而实现了文学阐释的深刻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非文学文本的研究与分析中,为跨学科文本理解开辟了新的认知视野。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在文学批评领域乃至跨学科的文本分析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李凯作了报告题为《一种面向混杂性的文学阅读方式:论解构主义对莎士比亚戏剧的阐释力》。报告指出,对于意义深具不定性与开放性的莎士比亚戏剧而言,解构主义理论无疑具有很强的阐释力。如果能充分展开面向这种阐释力的探讨,既有望深化我们对莎翁语言艺术的理解,也有望丰富解构批评的理论语言。基于此,报告聚焦于解构批评与莎士比亚戏剧之间的联系,围绕莎剧文本意义的含混性、德里达的语言观和文本观、解构主义莎评的成就与困境等问题展开讨论。解构主义很好地呈现了莎剧语言涵容“实事本身”的诗的混杂 性与真切再现“人存在的条件”的隽永价值;同时,对西方解构主义莎评遭遇困境的原因和解构批评模式的边界进行反思,有利于解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理解,并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基础建设提供参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张默作了报告题为《麦克道尔如何解读安斯康姆——从实践知识、概念化经验到身体性自我知识》。报告指出,麦克道尔认为实践知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行动的成功与否,并且非观察性的实践知识需要接受性知识的帮助。报告认为这种立场接续了麦克道尔对概念化经验能力的自发性和接受性双重维度的强调。在以属与种的范畴的实践知识的差异中,麦克道尔建议将实践知识的种的范畴限定在肢体活动知识上,有关身体动作的知识因为知识主体与对象的同一,因而可以独立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觉经验以及接受性知识而存在。



汇报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王意和赵少阳对本组的汇报进行评议。王意指出姜竞皓的报告中提出的新形式主义和当下审美论背景的结合得还需要进一步阐发,背景还掺杂着审美政治的外部关系,建议放在艺术自律论和他律论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谈论。赵少阳提出李凯的报告论文功力扎实,展现了莎剧中语言的混杂现象诸如双关语,期待后文的展开和深入。张默的汇报体现了深厚的理论拆解能力和清晰的概念分析能力,理论拆解清晰。

本次工作坊的所有汇报至此结束。召集人汤拥华教授发表总结,他指出本次工作坊中,每位同学做的汇报都非常认真细致,覆盖了广阔的理论视域,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切性。当代青年学子应需要把握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学术问题应对时下问题具有解释性和阐发性,同时应积极地看待中国经验、中国理论和中国资源,通过此理解当下的美学历程,把握当下的美学更新。

本次“技术、想象与理论实践:诸视域中的文本与现实”工作坊的圆满举办,不仅加深了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还共同探讨了文艺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展现了大家跨领域融合理论知识的独特视角与深刻见解,彰显了同学们对文艺理论领域的热情与执着。另外,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对本次工作坊的大力支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工作坊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学术情谊,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