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就在华师大中文系本科生论坛上看到了浦东新区图书馆新馆志愿者的招募,因为自己在高中时就参加过许多长期的志愿者活动,外加图书馆的整体氛围很吸引我,便报名参加了浦图的暑期志愿者。
在去做志愿者之前我先了解了一下浦图的情况。新落成的浦东图书馆于2010年10月18日正式开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前程路88号,新馆坐落于浦东新区文化公园北侧,毗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以及地铁7号线锦绣路站,地处以世博会主会场和世纪公园为中心形成的上海新文化圈内。该馆是上海第二大,全国第六大的图书馆,藏书量巨大,并配备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设备。在“2011中国书业年度颁奖典礼”上,浦东新区图书馆荣获“2011年度图书馆”的称号。
我们选择了图书馆作为四城文化之旅中的一站,是因为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为市民提供了文化娱乐以及自我教育的一个场所,对社会以及人类的文化财产进行了保护和传承,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资源,因而进一步了解图书馆的这个运行网络,以及各地图书馆的特色和读者的感受,能更好地进行各地城市文化的比较。
在6月中旬和志愿者队队长以及浦图专门负责志愿者的老师联系过后,7月6日我便踏上了四城文化之旅的第一站。在3天的志愿者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的是浦图三楼图书馆服务台读者咨询工作,以及新书介绍和图书杂志管理的工作。
7.6第一天去的时候,服务台的老师让我对书籍杂志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图书馆三四楼进行书籍整理时,我发现浦图的藏书量极大,与上图相比,可能藏书量没它大,但可供读者外借的图书则更多一些。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有图书馆的老师和我说浦图定期会对图书进行一些清理和检查,一是检查图书是否有损坏,对损坏的图书会进行一定的修补或者更新;二是通过对图书破损率的研究以及外借的次数,也能得出哪些图书的使用率会更高一些,那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在定制新书时就会更加偏向于定制这一方面的图书,比如说I(文学)以及T(应用)方面的书籍使用率都比较高,而这一点也在我之后进行读者咨询的工作中得到了印证。
图书馆的三四楼是连在一起的,包括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内大概有20多人在整理书籍和杂志,但常常没等我们把前一批书放回原位,后一批书又来了,书的借用率以及观看率还是极高的。但同时,我也会经常遇到读者把书随意乱摆的情况,杂志架上硬是塞进一本辞海,文学类的书籍出现在了马列文论的区域内,读者一是为了就近把书摆回书架,便胡乱一塞,二是可能还是不知道图书馆是会有专门人员会把图书归位的,也不知道看完的书应该放在何处,便自己乱放。这可能还是和图书馆日常的读者教育宣传工作仍有欠缺有关。
中午的休息时间我也去图书馆的其他楼层逛了逛,一楼是大厅,包括总服务台在内,也会定期办一些展览,包括绘画,音乐,历史,文化等展览,包括也会办一些讲座来吸引读者。我做志愿者的这几天正好在办一个绘画的展览。而这些展览和讲座主要是图书馆的宣传部负责的,基本上会集中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因而一年下来次数也不是很多,但针对性相对会强一些。
等下午我回到工作岗位时,图书馆里已经人山人海了。连三楼通向四楼的楼梯上都坐着一些读者,也有一些读者是横着躺着的…….工作人员和我说他们也很无奈,以前也劝说过他们,但因为到下午时图书馆的位子都被占没了,一些读者只能坐在楼梯上,坐久了会累,便躺下来。如果去劝说他们还会被读者指责:为什么图书馆不多设一些位子。所以只能不了了之。
这大致是第一天的行程。7.7和7.8两天我是主要负责在服务台进行读者咨询工作。在开展工作之前,图书馆的老师还是先给我上了一课,告诉我整个图书馆书和杂志的分布,比如说A类是在三楼东侧,I类在四楼的中部至东侧,T类在四楼的西部及北部。另外就是一些基本的知识,比如说在哪儿办图书证,如何借书,如何查阅图书编号等等。在服务台除了接待读者的咨询之外,还要负责图书杂志的复印,读者之间纠纷的解决等等。因而相比较于第一天,后面两天的工作显得特别繁忙。
从读者咨询的问题中我发现许多问题都是重复的,很多读者都不懂如何借书还书,其实在三楼的大厅就有几十部自动借还书机器,但由于缺少标示,常常会被人忽视,因而建议图书馆在这一部分加强标示的设立,以更好地引导读者的借阅。
那两天的中午我去浦图二楼的少儿图书馆看了看,因为那几天正好是端午节,家长带小朋友来图书馆的特别多。少儿图书馆相比较于三四楼的成人图书馆会吵闹很多,小朋友读书时似乎都爱读出声来。然后整个少儿图书馆的布置充满了童趣,小花小草小树随处可见,墙壁上也画满了卡通人物,就连书架的颜色都是五彩缤纷的,难怪这么多小朋友都格外的喜欢这里,工作人员真的是在用心地布置着这个图书馆。但唯独有一个缺点,就是尽管少儿图书馆在二楼,但自动扶梯是直接从一楼前往三楼的,只有通过走楼梯或是乘坐那种直达电梯才能到达二楼,很多家长和孩子是第一次来浦图,就被这里的构造彻底绕晕了,通常情况下都是乘电梯上了三楼,结果又没办法下二楼,只好再乘回一楼去二楼。也希望图书馆能在一楼的大厅中将指示牌进一步完善。
从早上9:30到下午17:00点,这三天一天天工作下来也很辛苦,但是看到读者们咨询过后满意的笑容,看到书架上整齐的书记和杂志,我心中也一直是暖暖的~在三天的志愿者工作中,我既看到了浦图先进,人性化的一面,也看到了它依旧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它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便捷,从大多数读者安静快乐地在书桌前阅读着书籍,我相信它还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暑期剩余的时间中,我仍将参与到浦图的志愿者活动之中,之后几次我将前往浦图的多媒体阅览室一探究竟,并且为读者提供新书导览和推荐的服务。尽管整个暑假的时间有限,但只要有心,便能将有限的时间焕发出无限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