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十五周年颁奖季系列活动|回顾谈:诗是吾家事
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0

上世纪8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师生在丽娃河畔读书写作、教学相长,形成了独特的华东师大作家群。而今,樱桃河畔、文脉悠悠,冠徐中玉、钱谷融两位文学大家之名的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逐步积淀成长,为海内外文学爱好者搭建了文学交流的高质量平台。

 

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暨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举办在即,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们邀请数位往届获奖者对谈,回望其赴樱桃河畔、与中融结缘的写作历程。

获奖者简介



李昊宸,第十一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诗词奖项一等奖获奖者,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在读。自2015年开始写作至今,获聂绀弩诗赛特等奖、樱花诗赛一等奖、荣昶文治杯三等奖、中华诗词大奖赛优秀奖等,曾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2017年青春诗会等全国性赛事。

 

 

 

石沐青:

李老师,请问您是如何了解到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的?

 

李昊宸:

我自己从事诗歌写作快十年了,平时会关注很多文学赛事的网站或公众号,我身边也有朋友会转发一些征文通知。有次看到了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的征稿启事,了解具体情况后连续参加了两届。我记得除了《凉山大火歌》之外,后一届我也获奖了,是二等奖,作品内容也相关。

 

石沐青:

第十一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的主题背景是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您认为《凉山大火歌》是如何回应这一主题的?

 

李昊宸:

当时这个作品,或者说我多数的作品都是自由写作,遇到相符的赛事立意,我就会投。我自己不是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我觉得百年五四要注重的是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就是重视知识,重视人民,以国家、社会与世界为己任的情怀。我们的眼睛要看到文化场域、社会场域以及整个世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况。我认为的五四精神,在文学创作方面,应该有着超脱内部聚焦而向外拓展的表达欲望和一种饱含关切的视野。我的作品也在这方面对五四精神有所回应,就是为人民而写作,这也是建国以后诗歌创作方面比较注重的。我当然不认为诗歌都要这么表达,我只是说这个表达是诗歌生命长存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要把眼睛放到生活中去,放到人群中去,而不是用宏大的抒情去描写单薄的内容。有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情,我们的表达才会充实而丰富。

 

石沐青:

能否谈谈您在创作《凉山大火歌》时的心路历程?

 

李昊宸:

我觉得一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价值、观念、精神与生活。这个人可以是自己,因为表达自己当然是诗歌本身应有之义,但更重要的是表达他人。时代精神最后还是要落到人身上,只有立体感的表达书写,才能够真切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大的时候,我们要聚焦小,从小处立足,这样作品就是鲜活可感的,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也能和读者产生一种真正的共鸣,而不是在空泛的层面看似达成精神上的共识。

 

石沐青:

与时代共鸣是原创文学绕不开的话题,在您看来,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对这一点做了怎样的诠释呢?

 

李昊宸:

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在反映文学和时代关系这个问题上做得很好。我自己入选的两首作品,以及我了解的其他获奖作品,其实都跟时代紧密相连。所以在文学与时代这一点上,我觉得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上海高校所举办的文学创作大赛,都做得非常好,是上海先锋精神的体现。上海是一个以时代为己任的城市,它孕育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这也是文学本身所需要的东西。从这点来讲,坚持举办这类文学大赛,是一种贯彻的使命感,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承。

 

石沐青:

您目前在中山大学攻读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在您看来,文学创作之于学术研究,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李昊宸:

我读硕士以后就在古代文学这个领域耕耘。会创作的人是少数,会创作且真的把它当做事业的人更是少数。我认为创作让自己多了一种表达的空间和渠道,于我而言,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算是两条轨道,它们交叉但不互相包含。

在做文学研究的时候,我的想法、所求和思维模式与文学写作的时候是有区别的。就像一个读中文的本科学生要学很多课,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汉语是不能用同一种方式的,思路也不一样。这是学科的问题,把学科和创作相比也同样如此,两者一定是有区别的。

我个人对于写作的态度是比较严肃的。我的诗歌不太有很诙谐的、张口即来的部分,偶尔会有一些小绝句,但多数诗歌都是用力较重的,反映的主题也相对宏大。我如果写诗,一定是排除一切事情,专注写诗,在写诗的时候不会考虑学术。我可能做两三个月学术,然后留出一周时间专门写诗。所以写诗不是休闲,不是学业的调剂,而是一件与学业同等重要的事情。

当然,我这样可能有点勉强自己也勉强别人。我觉得写作这个事情,必须要百分百的投入,才会有收获。既然写诗,目的是要把诗写好,而不是通过写诗获得名声,打造诗人形象,以与别人区分。写诗就是写作,你的目的就是要输出好作品。只是由于能力的关系,现在的作品没有以后的作品好,以后的作品一定会超越现在的作品,这是能力体现的时间问题,但要有写出目前水平下最好作品的意识,所以诗歌不是随便写的。

因此我的诗歌写作观,可能近似于杜甫的诗是吾家事的观念,并非俯拾皆是。当然,我不否认后者的存在,也不否认拿写作来调剂生活、调剂学业的方式,这些都合理。但我相信,严肃和虔诚的写作会让个人作品往好的方向发展。

 

石沐青:

谢谢老师,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感谢您的参与!

 

 

访谈人 | 石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