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讲座回顾 | 臧晴: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
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

主讲人:臧晴 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顾文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讲座时间111419:0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121

 

主讲人简介:臧晴,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出版专著《当代女性文学个人话语研究》(2020)、《风格的图谱》(202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各一项。

讲座内容回顾20231114日晚上19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丽娃青年学者沙龙《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121室顺利开讲。本次活动邀请到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臧晴老师主讲。臧晴副教授是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出版专著有《当代女性文学个人话语研究》(2020)、《风格的图谱》(2023)。本场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顾文艳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后,臧晴副教授首先向与座师生剖析了何为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表示自己想通过这次讲座来回答为什么英语中国现代文学史值得研究”“为什么这些新著值得研究两个问题,并介绍了包括通史、断代史;分体史;大型中国文学通史中的现代部分;各类具有文学史特征的指南、手册等类型的新世纪以来部分新著。在臧晴副教授看来,这些新著的特点是以碎片化的形式来讲述文学史,它们的出现为国内的文学史研究带来了文学史观冲突、革命唯物观还是启蒙现代性等诸多思考。

随后,臧晴副教授向与座师生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四部代表性的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关于王德威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臧晴副教授指出其将编年纪事本末相结合,将文学史从1636年跨度到2013年,并延伸至2066年的科幻世界的特点。此外,由163篇短篇文章组成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完成了以的叙述取代的划分,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新意和趣味性。关于邓腾克的《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手册》,臧晴副教授首先剖析了这部专著由专论作家、作品与流派的个案探讨两部分组成的结构,并深入分析了有关北美与大陆学科体制中的文学史问题。关于张英进的《现代华语文学手册》,臧晴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其包括历史与地理、文体与类型、文化与媒介、问题与论争在内四部分的专题内容,指出其用专题制的方式来呈现前沿问题,没有明确时间脉络的编写特点。关于罗鹏、白安卓的《牛津现代华文文学手册》,臧晴副教授分析了其关于结构”“分类学”“方法论三部分的内容:在结构上,讲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传播和消费的结构性条件;在分类学上,讲述了文学历史分期、区域与族群、文学体裁;在方法论上,讲述了历史与历史编撰学、政治与心理学、社会与社群等内容。臧晴副教授分析道,这四部作品虽然内容与形式各不相同,却具备着理论转向(史料与理论的平衡)、文化转向(多元与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多元化转向(时空的多元化,方法的多元化)三方面的共通点,从而为国内文学史的研究与编写带来了启示。

在此基础上,臧晴副教授又引出了和这些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相关的元-方法论(meta-methodology)问题。臧晴副教授认为,在元-方法论的指导下,这些新著呈现出的特点首先拓展了文学的涵义,即所研究的材料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认知当中的文学作品、作家流派文艺思潮等,还包括图画、影视作品、重大历史事件等各种方面的材料。这些新著甚至还以超文本的方式,进行对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评价。此外,元-方法论还令这些新著呈现出新历史主义或后现代叙述的特点,在复线的历史背后,是一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警惕。在臧晴副教授看来,将在元-方法论指导下所书写的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背后反映的文学史观与大陆的文学史观进行对照,无形中证明了一种文学史观的变迁。具体到世界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史观,臧晴副教授则向与座师生分享了贺麦晓《重大误称:五四文学》和文学史分期问题中的模糊说”“重叠说等方面的例子。

在讲座的最后,臧晴副教授总结道,通过对英语世界这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新著的研究,进而切入到对不同的方法论、革命史观的思考,实际上启发我们在研究时重新回到诸如何为中国?”“何为现代?”“何谓文学?”“何谓文学史?等基本问题当中,并以此为基础去探讨权力、国族、身份认同、性别、身体政治、人的深层存在状态、生命哲学等方面的问题。

本场讲座结束后,顾文艳副教授总结并感谢臧晴副教授的分享。最后,臧晴副教授还与在座师生交流并讨论了文学史学、文学经典化和世界化”“五四文学的定性”“海外五四文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主办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撰稿 | 林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