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讲座回顾|宋明炜:科幻作为方法——走向后人类知识论与新巴洛克美学
发布时间:2022-09-06        浏览次数:73

 


讲座回顾

2022年8月8日上午九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新文科视域下的后人类思潮、数字人文与科幻文学”第三讲《科幻作为方法——走向后人类知识论与新巴洛克美学》顺利开讲。本次活动邀请到国际知名学者宋明炜教授主讲。宋明炜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现任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哈佛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博士生导师。宋明炜教授还是中国科幻文学在海外的主要推介者之一,迄今为止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复旦大学等近二十个国家的数十所大学演讲中国科幻文学相关研究,引起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王嘉军教授主持,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评议,吸引了海内外近400位师生共同参与。


宋老师的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在讲座的第一部分中,宋老师提出为何要将科幻作为方法。宋老师认为,虽然科幻长期以来都被视作边缘的文类,它却可能是文学目前即将成为的新形态。宋老师指出,我们通常会以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来理解文学,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摹仿。这表明如今的文学研究仍然停留在牛顿力学的确定性世界中,这正是当今的文学研究滞后于科学的表现。自1900年以来,现代理论物理学已经颠覆了牛顿力学,它给我们带来了违反本能常识、伦理直觉、道德直觉以及认知直觉的思考,同时颠覆了整个古典知识型。因此,以科幻作为方法,就是要以科学和科幻为尺度来理解文学的当代性。


此处,宋老师以中国科幻作家双翅目的小说《太阳系片场:海鸥》为例。在小说中,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出演了契诃夫的《海鸥》。所谓的波和粒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代表着海森堡的测不准原则。就像波和粒被人格化为一对孪生姐妹那样,小说的重点正是性别(gender)与文类(genre)的测不准状态,它带给我们的最大挑战是解读其中再现(representation)和现实(reality)间的关系。宋老师认为,这部小说不再再现现实,它仅仅表现小说本身,其中的波粒二象性不在确定的状态下出演契诃夫的话剧,唯一存在的是一个不能被决定的非二象性状态。因此,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们不再能够参照自身的生活,因为小说违反了我们的认知常识。

此后,宋老师指出,科幻并不一定会为我们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科幻会像理论物理学一样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发光体是极少的一部分,而宇宙中最多的东西是不可见的。所以,科幻在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仅凭直觉、本能和道德所看不见的世界。就像中国科幻作家韩松的科幻小说那样,它们是对不可见之物的呈现,尽管这个不可见之物令人恐惧,却正是它打开了世界的多元面向。宋老师并不认同国内众多学者打出的“科幻现实主义”的旗号,相较于现实主义,他更赞成将科幻视作超越现实主义。由此,宋老师将那些能够写出不可见之物、能够触及“看的恐惧”的科幻称为“新浪潮”。他认为刘慈欣、韩松等作家的科幻文学实际上就是先锋派,因为他们的书写方式是一种对既有范式的挑战。

随后,宋老师将鲁迅的《狂人日记》与韩松的《乘客与创造者》进行了对读。一方面,宋老师尝试通过鲁迅来解读韩松。他指出《乘客与创造者》与《狂人日记》的相似性,并认为韩松小说中的现代交通工具是对鲁迅铁屋子的移动性延展,因此他将韩松称为“技术时代的鲁迅”。另一方面,宋老师转而通过韩松来重读鲁迅。他指出鲁迅所处的1900年代是一个科学、美学双重大地震的时代,这个时代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所以他要尝试用科幻作为方法来重读《狂人日记》。宋老师认为《狂人日记》采用的不是摹仿论的方式,小说要做的是将“吃人”这一虚构性作为现实的真实性话语建立起来,以此覆盖一个已经腐朽了的现实世界。与此同时,宋老师也提醒我们,他将《狂人日记》作为科幻小说来解读并非意图将《狂人日记》当作科幻小说,而是为了说明科幻不仅局限于科幻小说这个文类,它同时也可以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在讲座的第二个部分,宋老师为我们阐释了“新巴洛克美学”的涵义。宋老师首先指出,巴洛克时代正是大航海的时代,当时地球的每一处都仿佛会出现一块新大陆,呈现一种折叠(fold)的空间。与此同时,巴洛克时代还伴随着托勒密宇宙论的崩溃,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在知识论上不可解释、不确定的时代。这些原因造就了巴洛克时代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同时跨越建筑、雕塑、美术、音乐与文学。宋老师提醒我们,巴赫金与弗莱将巴洛克文学归于梅尼普文体,它们与现实主义文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思想的虚构性。巴洛克文学具有的时代先锋性与当时科学界的革命有关,这些革命包括哥白尼的天体革命、布鲁诺的无限宇宙论以及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等等,它们意味着人类的世界观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发生了改变。

宋老师指出,我们很有可能正处于一个新的巴洛克时代的起点:这个起点,除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各种新宇宙论、新物理学构筑的认知变化外,还更为具体地体现在许许多多的科幻奇观上。新巴洛克将要重建的是一个挑战二元论的世界,就像福柯、萨义德、罗西·布拉伊多蒂、凯瑟琳·海勒等众理论家所做的那样,它要扩大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宋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我们能否将刘慈欣的《三体》作为一个非二象性的文本来阅读,亦即,我们能否在刘慈欣的小说中发现女性世界。在宋老师看来,性别上的跨越和在类型上的跨越是同等重要的,他心目中理想的科幻会像福柯笔下离岸的海盗船一样,为我们生成现实不可见的维度,并带领我们抵达一个新的文学境界。宋老师将这种正在兴起的非二象性的科幻方法称为第二浪潮,它的特征便是要从“分类”( kind )到“认亲”(kin),并在一个非二象性的宇宙中为我们找到巴洛克奇观。


宋老师的讲座结束后,中文系副系主任王嘉军教授首先为我们概括了讲座的精彩之处。王老师认为宋老师从两个层面论证了“科幻作为方法”这样一个命题。一方面,宋老师将科幻文学纳入了文学史的视野中进行考察,通过科幻文学的方式重新打开了我们对传统文学与文学史的理解。另一方面,宋老师为我们梳理了科幻作为方法论的意义。这个方法论的意义不仅限于文学,而是在总体的认识论层面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在王老师看来,宋老师的讲座既有开阔的视野,又有细致的历史梳理,既有学理上的示范,又有大胆的预设,对我们启发良多。


在王老师的点评结束后,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评议。文老师首先指出,宋老师的讲座是一场在文学与科学之间、在文学与其他艺术类型之间往来穿梭的跨学科讲座,是站在可见与不可见的临界面所做的探索。其次,文老师认为,宋老师提出的科幻的文学史框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这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以及中国新文学史带来新的研究空间。最后,文老师指出,宋老师的“将科幻作为方法”实际上是对科幻小说与科幻文类进行了重新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打开了一个不可见的空间,也对相关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最后是自由提问环节。与会师生纷纷感谢宋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并表示收获颇丰。在此基础上,大家积极踊跃地向宋老师提问,这些问题广泛涉及:网络性别文化、“科幻作为方法”的适用性、物转向、《狂人日记》的科幻叙事等方面,宋老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回答。本场讲座历时近3小时,最终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主讲人简介

宋明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现任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哈佛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理事,Science Fiction Studies通讯编委,麦克米兰出版公司科幻研究编委会编委,美国国家人文中心项目评委,是中国科幻文学在海外最主要的推介者之一。著有七部中文著作《中国科幻新浪潮》、《批评与想象》、《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等,以及两部英文专著Young China《少年中国》(哈佛大学,2015)、Fear of Seeing《看的恐惧》(哥伦比亚,2022),主持编选四部英文选集:哥伦比亚版中国科幻选集The Reincarnated Giant《转生的巨人》(与胡志德合编,哥伦比亚,2018)、科幻选集续编Chimera《嵌合体》(哥伦比亚,即出)、Posthuman Fabulations《后人类虚构》(与罗鹏合编)、Chinese Science Fiction《中国科幻读本》(与李桦、蔼孙纳檀合编)。其中《中国科幻新浪潮》入选中国学术外译项目,成功立项德语(2021)、俄语版(2022)。另有其他论著被翻译成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西班牙语、俄语等。曾获得普利斯顿高等研究院迪尔沃思奖金(2016)、蒋经国国际汉学研究基金会奖金(2010)、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王安学术奖金(2005)等。获得《中国比较文学》优秀论文双年奖(2021)、星云奖非虚构作品银奖(2019)、《上海文学》批评奖(2003)等。迄今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近二十个国家的数十所大学演讲中国科幻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