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到上海,至美支教串起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子与新疆吉乃木县某初级中学的同学们。共有四十二位志愿者与小朋友参与了这次线上支教活动。在做了充分的招募匹配工作后,志愿者们又遇到了严峻的疫情形势。在校园闭环管理期间,志愿者们不减支教热情,依然坚持共同备课,周周上线,为小朋友们在云端教授了生动一课。
1
招募匹配做准备
校园闭环管理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支教志愿者们在积极配合抗疫的同时,克服种种困难,仍然坚持云端辅导,将知识传送到远方。
2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展开了至美支教项目的招募,共二十一位同学与新疆吉木乃县某初级中学七、八年级共二十一位同学结成了一对一支教小组,进行语文科目的辅导。在和两位老师交流后,督导为小朋友们配对了性格与教学所长都较为匹配的志愿者。
2
充分备课显水平
在正式辅导前,志愿者们在明道云平台上积极学习,并认真打卡,写下了自己的学习心得。3月13日,各小组陆续开始辅导。在此之前督导组织了线上集体备课活动,针对相关辅导重难点展开讨论,并确定了基本框架,志愿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
家校老师齐发力
疫情的背景下,乡村电子环境的改善和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都日趋完善,但要让线上支教发挥更多效能,显然离不了当地家校与志愿者的彼此粘合。有一位小朋友上课不愿意和老师开麦交流只愿意打字。志愿者及时将情况反映在群里,最后提出可以课上鼓励加耐心引导,加深和小朋友的了解,课下及时和老师家长了解情况。在家、校、志愿者共同的努力下,小朋友也逐渐卸下心防,和老师积极地互动起来。
4
疫情严峻彰精神
随着上海疫情形势的逐渐严峻,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封闭管理。云端支教活动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考验:无法掌控的核酸和吃饭时间,宿舍网络延迟,没有合适的上课空间。有些小朋友了解到志愿者的情况,主动提出可以停课一周,但是志愿者们克服种种困难,“风雨”无阻,坚持周周上线辅导。这样排除万难的精神,也是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在云端教授的生动一课。
5
志愿者感言
►
魏雨潇
在支教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位来自新疆的初中小妹妹,我每周为她辅导语文。我认真备课、用心交流,也因此建立了诚挚的关系,看见了她的笑容和进步,收获了一份来自远方的友谊和爱。作为党员,能服务他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即使在疫情之中,我仍感到由衷的快乐和满足。
►
杨丰瑞
这次线上支教不仅提升了我个人的教学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希望自己能顺利完成这次支教,在以后的日子中持续关注乡村教育状况,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
刘茂林
风雨无阻,静待花开,跨越最远的距离,愿双方都能实现最初的期许。
►
闫钰
支教活动对于我来说除了可以帮助孩子,同时也让我了解了更多不同地方的学生们的生活、想法,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和学生进步的喜悦。
►
刘佳
很高兴能够通过支教的机会认识石同学,他学习成绩优异,为人谦逊,活泼开朗,并且兴趣爱好广泛。我和他亦师亦友,他会向我展示他剪辑的精彩视频,美术课上完成的油画作品;我会给他安利喜欢的书籍,鼓励他心无旁骛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同样也在不停地学习进步,或许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意义。
►
陈巧铃
本月支教小组反思会议的时候听到小伙伴说,带着学生逛了一圈校园,当时心里就觉得这个主意好,等疫情好转后,我也要带着小朋友看看华东师大校园里的樱花。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在云课堂上看阅读材料里面的水稻;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看我准备的古风小视频;在共读《湖心亭看雪》的时候领会冬天。
在疫情的焦虑下面,每周和小朋友的云端会面就成了我每周最有意义的事情。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我正坚持着我所热爱的一切,也正深切期盼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期盼着和小朋友一起云游校园的那一天。
►
沈雅婷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乡村支教项目。我既担任了督导,也做了教学志愿者。一开始,我有些紧张和无措。感谢至美的老师和负责人学姐的帮助,我很快了解了项目流程和运行机制。在破冰之后,我和小朋友也迅速熟悉了起来。她很活泼、很可爱,也很讲礼貌。我们一起学习,分享彼此的生活,成为了好朋友。现在上海疫情严重,我还暂未返校。我知道在校同学在授课时间、授课地点上多有不便,但他们还是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希望疫情能尽快得到控制!
►
王煜鋆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哈萨克族的朋友,她是一个声音甜美、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身处疫情形势严峻的上海,在封校的这几周里,我们每周一次的线上相会都显得弥足珍贵,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成长。我们也会聊各自的生活、爱好,分享彼此的故事。相信对于我们来说,这都会是个难忘的春天。
►
孙铁方
参加支教活动快一个月了,通过这段时间的支教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先前虽然有过辅导同学的经历,但这次不同,这是我头一回单独设定辅导计划并实行,既紧张有激动。在和匹配的同学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还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同学的积极性等,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尽快作出调整与改进。和我匹配的同学是一位腼腆羞涩的男同学,虽然经常害羞,但十分配合教学工作,我布置给他的任务都会积极完成,课堂上也能及时回答提出的问题,希望通过这十周的课程,能够让他有所提高和收获,也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长和提高。
►
郦寅
这次教学不仅希望能够提升新疆孩子的语文知识储备,还希望提升他们观察世界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他们的普通话能力远比我想象的要更高,而且尊师重教的态度也非常值得提倡,正如《礼记》有云:“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能够更好助力教学相长。此外,新疆的孩子还会向我分享很多有意思的乡土风情,让我听到了很多有意思或者暖心的小故事。
►
侯宜君
作为一个支教过三年的志愿者,对于线上的形式是存有疑问的:缺少面对面的现实接触,知识的传播效率会有多高?而新疆的小朋友对此种形式的接受程度又有多高?怀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第一次和小朋友们的面对面线上交流。而第一次交流就遇到了问题,那位小朋友的妈妈只会说哈萨克语,找了好久才找到吐玛尔的姐姐来做翻译,这让我开始担心自己的支教过程将是困难重重。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疆边远地区的电子硬件设施并不像我所设想得那样恶劣,在疫情中她们也已经熟练掌握了线上课的流程,所以师资的缺乏和课后家庭教育的缺乏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我们通过支教能够改善的问题。在小朋友的描述中,遥远的新疆在我心中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支教永远是一个不断互相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我热爱支教的理由。
疫情之下,这样的云端授课更显暖心。4450千米的距离,大家的心灵却靠得却更近了。即使疫情肆虐,线上教学却不会停歇,相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志愿者们将会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爱与知识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