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小雅”学术沙龙(第三期)在人文楼4330会议室成功举办。活动由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2024级博士班共同主办、中文系2024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和团支部承办。
“小雅”学术沙龙是由中文系2024级博士班发起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小雅”取自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光华大学于1930年创刊的文学类校园刊物《小雅》,并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刘志基教授题签。本次沙龙的主题是“跨学科视阈下的情感研究”,邀请了哲学系陆凯华副教授评议,来自文、史、哲三家院系的5位博士生分享了他们各自在情感研究领域的独特见解。三家院系的二十余位博士生参与,并从各自学科的视角出发,围绕情感的多重维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展现了跨学科合作的学术价值。本次沙龙由中文系202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任育杰同学主持。
历史学系2024级世界史专业博士生胡朕同学的报告以“阿尔米德的旅行——从吕利《阿尔米德》看情感与歌剧的二重性”为题,关注到该剧在法国以及荷兰出版时序言的差别。通过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胡朕阐述了阿尔米德的情感如何在法国和荷兰引发完全不同的解释。这背后蕴藏的是法国和荷兰在政治与宗教上的冲突,以及胡格诺难民的复杂处境。
中文系202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肖宁以“今天,我们如何去爱人——读马丁·布伯《我与你》”为题,对人与人之间本真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肖宁首先从哲学史的角度定位该书在“他者转向”上的重要地位,其次揭示出马丁·布伯所向往的“我-你”关系非常理想化,她认为这本质上并不是哲学本体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现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脆弱,马丁·布伯所言“你的实存和推衍”面临现实挑战。
中文系202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王幸逸以“弄堂怀旧:城市记忆共同体与网络版《繁花》的诞生”为题,考察了《繁花》的“弄堂网”前史。王幸逸认为,弄堂网中的《繁花》实际上借由怀旧与记忆书写构建起的情感共同体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全球化宏大叙事进行了反思和消解,彰显了文学在文化认同与社会变迁中的独特作用。
中文系202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陈圆圆以“情感与历史——从迟子建《伪满洲国》的两个情节说开去”为题发言。她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介绍了小说中两个情节,一个是关于东北妇女张秀花在“母亲”与“中国人”两种角色间的痛苦挣扎,第二个从溥仪对落在留声机上的苍蝇感到恶心、恐惧、愤怒等情绪的转变恰好回应了他自身的历史处境。以此两个情节为例,陈圆圆同学探讨了文学作品如何通过情节设置呈现历史的多维性和情感的深度。
哲学系2024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刘方舟以“无情还是情绪稳定——《道德经》对‘情’的安置”为题,重新界定《道德经》中的情感。她借由现代哲学对情感和情绪的区分,指出真正的情绪稳定可能并非无情而是在感受到的众多情绪中达到一种平衡。由此观之,《道德经》中虽然经常出现一些需要被克服的负面情绪,但《道德经》始终坚持着对敏锐感官的追求。
在评议环节,陆凯华老师对五位同学的报告逐一评议,与会学生就报告中谈及的微观情感和宏观的政治议题之间的关系、文史互鉴的尺度、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对历史的浪漫化的处理等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化了对情感研究的理解。
活动最后,中文系2024级博士生辅导员张潇萌还为在场学生做了“扬宪法精神,筑法治校园”主题宣讲,从宪法精神的核心内涵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精神,积极传播法治理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小雅”学术沙龙为文、史、哲学科的博士生搭建了跨学科交流的平台,本次的情感主题激发了同学们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与会同学都表示收获颇丰。未来,“小雅”学术沙龙将延续跨学科交流的宗旨,在形式和主题上不断创新,为中文系博士生提供更多展示学术成果与思想碰撞的机会。
文稿︱任育杰 张潇萌
排版︱邱瑾铭
审核︱张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