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万里归来颜愈少,斜雁书远岭梅香 |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与批评家文献展开幕式暨“文学写作与大学文化”研讨会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14        浏览次数:348

      2021101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的 “斜雁书远天”——华东师范大学作家与批评家文献展开幕式暨“文学写作与大学文化”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隆重举行。时值华东师范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对华东师大有着深厚感情的校友们与嘉宾们重聚樱桃河畔,再续丽娃河畔的文脉之缘。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与批评家文献展”自20214月筹备以来,受到全球校友的鼎力支持,共募集到校友们捐献或借展的文献、手稿、照片、获奖证书与重要书系等珍贵文献资料380份,经过整理与筛选,以时间为轴,试图全面展示华东师大七十年流水年华、诗书漫卷的文学之旅,目前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展厅展出。展厅内设有书稿、手札、手迹、书信、书法、视频等展品,以传统纸质和手作的方式,留存信息时代下的昔日时光与温暖人情。展厅内还特别展出了王晓玉、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格非、李洱七位作家追忆华东师大校园生活的最新访谈视频。

    文献展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吕志峰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教授、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与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分别发表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教授致辞


      雷启立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华东师大人文底蕴深厚,文脉源远流长。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见,华东师大作家批评家群不仅在校内存在,也已经开枝散叶到许多地方。本次举办华东师范大学作家与批评家文献展,一方面展现了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手稿,另一方面也在信息时代,体现出手写和纸质出版的精神和温度。未来希望这个展览能够有更大的规模,华东师大文脉继续流淌。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致辞


      胡晓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希望能在华东师大图书馆间一个手稿馆,继续“打捞”珍贵的人文史料,在这个电子书写时代,重温古老的手艺生产方式。此次将批评家群与作家群的文献同时推出,因为华东师大同样有影响深远的批评家群,与作家群一同构成了中文系的活力、锋芒与精彩。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辞


     文贵良系主任如此概括华东师大文脉:一方面以真切的现实主义精神,追求进步、关注民生、情怀社会;另一方面以大胆的探索精神,不断开放,敢于先锋,勇于开拓文学的无人区。他认为,这两种精神塑造了“人”字的两笔,秉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学人的解放和文学的解放主题。他列举了当前中文系正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师生及作品,并表示,相信华东师大文脉终成江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吕志峰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致辞结束后,1961级校友王晓玉女士、1977级校友王晓明先生、1978级校友毛时安先生作为嘉宾代表为本次文献展揭幕,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文学写作与大学文化”研讨会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主楼会议室举行。研讨会前后分为三场,分别由华东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汤拥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魏明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王主持。

  

  

第一场研讨会,由华东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汤拥华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1977级校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格非(1981级校友)、中国现当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1983级校友)以视频方式发来祝福。与会嘉宾则从个人经历与回忆出发,就当下文学写作所面临的生态与路径、华东师大作家群与批评家群的文化特征、华东师大中文系的系史传承与文学教育等方面展开研讨。


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在视频发言中提出,现成给定的丽娃河畔的作家和批评家这两个概念不足以概括他所认识、结识、交往的四五代华东师大文人。他提出,华东师大文人群体拥有当仁不让、逞才使气等气质,华东师大对人的塑造有一种力量,这是一种流传有序的传统,这是由它的个性、丰富性支撑起来的,甚至是一种群体的群像。

  

徐锦江研究员代表上海社会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祝贺华东师大七十年校庆,祝贺华东师大中文系七十年系庆。

     

 许子东教授在视频中提及他交给文献展的一份信件,是80年代初钱谷融先生为他的论文写给《文学评论》的推荐信。他认为这刚好是一个证明,证明华东师大的老先生、名家大师如何提拔、帮助年轻人,并祝愿华师大学术传统能够代代传扬。


 

     格非先生在视频中表示,在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举办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祝愿文献展和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李洱先生作为通过视频的方式表达了对师长们的感激之情,并回忆了在丽娃河边、夏雨岛上、阶梯教室里度过的大学时光,感谢与华东师大相逢的命运之馈赠。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蔡翔从自己早年的工作经历谈起,特别指出华东师大作家群和批评家群为《上海文学》提供了很多支持。他认为华东师大作家群具有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宽容性,能容忍彼此,更能容忍异端的存在,尤其是能在大学严谨的学术传统中带来视野的开阔和持续的创新,这很不容易。最后,他引用汪曾祺先生的“无机心,少俗虑”为华东师大作家群和批评家群的特征做总结。
 

      作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晓玉(1961级校友)表示作为六十年代的校友出席本次会议,正是对华师大悠久文脉的历史见证。自己到四五十岁再动笔写作,很大原因是受到了当年在华东师大读书的氛围影响,领受到了那个年代老教授们身上的教养、气韵和对文学的理解,从而根植下深深的文学之梦,因此等到中老年还存留着写作的激情,写作就变得水到渠成。

      批评家、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晓明(1977级校友)指出,八十年代之所以能形成华东师大较好的创作氛围,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之前经受了重大灾难。历史是波浪式变化的,过去的事情不一定会永远的过去,所以华东师大的文脉传承,传的不仅是学问和才情,更重要的是精神。他强调,眼高如果只是因为才情,是不持久的,真正的眼高来自于理想,“虽不能有,心向往之”,要避免随着衰老和才情的消逝,眼越来越低。

      批评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1978级校友)毛时安以两条河,几座楼,几个时代作为引线,追忆了当年的校园生活。他认为,对文学的追求也是对信仰的坚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论顺境逆境,关键是走自己的路,不要在意别人的风风雨雨。对华东师大来说,永远要保持开放的传统,让师大的文脉像丽娃河一样在地球上流动、延续。
 

      批评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副院长杨扬(1981级校友)指出,除作家群外,华东师大的批评家群体实力也非常强,值得更多关注。同时,华东师大的作家阅读量很广,如格非、李洱小说中引经据典的写法,非常具有华东师大的特色。他谈到自己与施蛰存老师的交往逸事,从而指出作家群与批评家群的发展与老师们的教育息息相关。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写作就自然而然的坚持下来。

      批评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1984级校友)以问题导向的思路,向母校母系提出两个中肯而实际的建议。他认为历史里面有我们的生命,所以一定要有历史、写历史。当前华东师大文学大事记的写作是一个起步,将来应该好好的书写系史。此外,要凝练出华师大作家群最核心、最与众不同的特性,成为与其他学校作家群有所区分的标签。

      作家、诗人徐芳(1980级校友)感情真挚地分享了自己对华东师大的热爱以及自己对大学时光的美好记忆,她谈到自己当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前三个志愿填的都是华师大中文系,家族中有五人在华东师大就读,多人与华东师大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她的第一本诗集也在校园内诞生,并由施蛰存先生作序出版。她同时谈到自己与后辈校友作家,例如格非等人的缘分,生动地还原了华东师大作家群互相砥砺扶持的传统。

  

      第二场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魏明扬副馆长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言宏认为,不论是樱桃河,还是丽娃河,华东师大的两条河流都带有一点“艳”色,给“闵大荒”带来了文学之水的滋润。他指出大学文化和文学文化是可以交叉的,华东师大诞生的文学家,都是立体的。此外,他尤其关注华东师大诗人群,其诗歌文化和诗人在全国的诗歌届特色鲜明,享有美誉。

      批评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王雪瑛(1982级校友)从人文之光、文学之魅、汉语之子三个方面叙述华东师大对自己的影响,认为华东师大教会她如何向外关怀世界、向内认识自己。她指出,自己不仅亲历八十年代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更在阅读中感受鲁迅这一代五四知识分子的文学时空。钱谷融先生对她来说就是一部经典长篇小说,人生不同的阶段去阅读会得到不同的体会。

      作家曹宇(1983级校友)为本次文献展捐献了一套《散花》杂志,他提到自己即使跨国搬家也不愿舍弃的一套散文杂志收藏终于有了满意的归属。此外,相比盛名在外的夏雨诗社,他认为华东师大的散文社也值得一提,其中不乏很有才气的姚霏、王焰等才子才女。事实上,华东师大散文社和诗社等文学社团就像一个孵化器,为华东师大作家群孵化出许多著名的作家。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殷国明回忆了自己与华东师大作家群和批评家群的交往,并建议华东师大筹办文学聚会节,在十月金秋这样的好季节,每年请一些作家、批评家回来聚一聚,以学生活动或文学节的形式取代学术研讨会的形式,重返青春。

      作家朱惜珍(1985级校友)感性地抒发了对母校华东师大的款款深情,她以皇村对普希金的重要意义类比华东师大对于她的重要意义,把华师大称为她心目中的皇村,同时也是爱的伊甸园。她认为“爱在华师大”并不见得是华师大的学子特别多情,而是表达了华师大美不胜收的校园环境,其中最了不起的就是人文精神。她提到中文系的几位老师,施蛰存、钱谷融等先生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的性格深深感染了她。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基于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的工作和教学经验,对当下的文学教育进行了反思。他倡导当下有志于文学写作的青年学子,应当继承华东师大作家群和批评家群的传统,在专业的领域之外保持业余的状态,开阔视野,锤炼心性,塑造更完善的人格和对现实的认知。

      批评家、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董丽敏(1993级校友)认为我们重新梳理八十年代走过的路,不仅是缅怀,更是为了抱团取暖,并继续前行。她指出学院类的文学写作确实面临很多挑战,学院派文学的思考要和转型的中国联系在一起,学院派的写作应该有一种引领性。她以华东师大作家群的格非与毛尖做范例,阐述了学院写作与社会如何在文学中得以融合。

      作家、翻译家于是(1994级校友)作为华东师大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谈到当年本科授课对英语的重视。华东师大作为当时全国四所特批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学校,在英语教学上为同学们提供了浓郁的双语氛围,这种培养模式在培养使得学生具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也使得她与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翻译结缘。

      批评家、《上海文学》杂志社编辑来颖燕(1999级校友)着重谈了谈华东师大的校园氛围。她认为自己在华东师大学习的岁月让自己既能沉浸其中,又能找到观察点,慢慢地呈现自己的个性。在她看来,校园中学习的知识点可能会遗忘,但会一直记得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华东师大能够培养人超脱的气质,有别于现实的精神,这种精神指向的就是自由。

      批评家、上海作协研究室,《上海作家》编辑胡笛(2010级校友)以自己在华东师大就读时研究的硕士与博士论文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试图探究文学与教育关系的两个论点。一是从民国时期的作家入手探讨从教育的制度层面确立新闻学的秩序,二是从冰心、庐隐等女作家身上探讨教育对于文学的再生产作用。

      圆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嘉军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回忆了大学时代在文学社团中渡过的难忘时光,并谈到了出版在文学中的重要连接作用,以及华东师大出版社与华东师大作家群批评家群的亲密关联。她对华东师大作家群批评家群未来的写作充满期待。

      作家樊阳(1999级校友)作为三十多年深耕中学语言教育的老师,谈及自己目前在做的文学公益教育推广工作,并与大家简单分享了自己在文学名著阅读推广及高中文学教育上的经验。

      批评家、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翟月琴(2010级校友)提到自己读了许多钱谷融先生的书籍,很欣赏钱先生闲散的态度。她谈到自己到上戏工作后,也一直把读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因为钱先生说过,不能把工作当成事业,而是要当成一种爱好,这也是她在华东师大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反复提及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袁博作为新入职的教师,讲述了自己初到华东师大任职的感受。华东师大让他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也十分高涨。在他看来,文学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西方的意义,更承载了中国独特的精神,当代创作应当传递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和批评家群,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影响甚大,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在中国当代中文学科的发展建设中,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面貌、不俗的贡献与响亮的声誉。值此校庆系庆七十周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作家与批评家文献展及研讨会的形式,向千万师大人栉风沐雨、依仁游艺的传统致敬。 万里归来颜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本次文献展与研讨会的圆满举办,寄予了华东师范大学对未来的多重畅想:继续发扬中文系绵延不绝的文脉希望,努力承担珍惜写作、守护中文的文学责任,沿袭从丽娃河畔到樱桃河畔生生不息的精神传统,让中文之美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