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2/19 战玉冰:侦探小说与当代大众文化的“五副面孔”
发布时间:2023-12-20        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侦探小说与当代大众文化的“五副面孔”

主讲人:战玉冰  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

主持人:印志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讲座时间:12月19日15:0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4430室


主讲人简介:战玉冰,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类型文学与电影。在《学术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专著有《现代与正义: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年)和《民国侦探小说史论(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先后在《南方周末》开设“百年中国侦探小说”、“中国当代悬疑推理作家访谈录”等个人专栏。

讲座内容简介:侦探小说是一种在全世界拥有广泛读者群体的小说类型,自从爱伦·坡1841年创作《莫格街凶杀案》,开启了这一文学类型以来。福尔摩斯、亚森·罗苹与波洛等人的侦探或侠盗故事就被反复讲述、不断流传。而在中国,侦探小说则是一件文学“舶来品”,张坤德1896年在《时务报》上翻译了“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中的《英包探勘盗密约案》(今译《海军协定》),标志着侦探小说第一次正式进入到中国。从此之后,侦探小说在中国经历了由翻译到模仿、再到原创与文类改造的本土化历程。

放眼当下,从剧本杀线下游戏到《明星大侦探》综艺、从“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到《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从民国题材谍战剧到马伯庸的历史谍战想象、从紫金陈的小说到迷雾剧场,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新东北文学与影视”中的犯罪叙事……侦探小说及其文学、文化变形,已然在小说、影视、综艺、游戏、社交等不同的跨媒介层面,构成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大众流行文化的“五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