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的“语文之美 教育之责”第五届语文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之家宾馆顺利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谭帆教授,副主任、《中文自修》杂志主编王意如教授,副主任、中文系党委书记吕志峰副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副系主任汤拥华教授,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叶丽新教授。上海市教委语文教研员曹刚老师、薛峰老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刘擎教授做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董蓓菲教授进行专题发言。百余位全国各高校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教师、各省市语文教研员和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论坛,分享语文教学之道,探讨教育树人之责。
上午九点,论坛正式开始,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谭帆教授主持并介绍与会人员,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发表会议致辞,对现场和屏幕前的嘉宾与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华东师大中文系素有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的美誉,建系70年来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4年至今中文系共举办了四届语文教育论坛,旨在为语文教育教学相关领域搭建一个可供交流和提升的平台,希望在教育界各位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使这个平台成为一个知名品牌,以带动更多的一线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专家加入我们的队伍,开拓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局面。
王意如教授宣布第五届语文教育论坛征文比赛获奖名单,谭帆、吕志峰、曹刚、郑桂华、薛峰、叶丽新等分别为获奖教师颁奖。本届征文比赛共收到来自上海、北京、重庆、福建、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江西、青海、广东等13个省市论文共167篇,经市教研员、高校和中学语文教育专家匿名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1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30篇。获奖论文聚焦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等语文教学热点问题,依托理论打开研究视野,结合具体教学经历进行分析与反思,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与核心人文素养,体现了当下语文教育工作者最新的思想动态与工作成果。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为促进参会教师开展交流互动,本届论坛邀请到部分获奖老师展示论文内容,共享优秀经验与研究成果。
来自上海市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程涵悦老师展示的论文是《多任务群整合视野下的整本小说鉴赏与研究——以沈从文专题的教学与评估为例》,她以沈从文小说专题的研习与研讨为例,整合各任务群的学习要求,设计教学知识框架,以期探索四大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学会鉴赏长篇小说的人物、情节、场景、语言、结构、主旨,而且能够尝试撰写文学评论,并且以文本解读和评论写作为基础,对于创作语境、文学问题、文学想象进行探究。
上海市建平西校的叶斯箐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探索,她的论文题目是《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古诗教学路径刍议——以登高题材为例》。她提出,在“双新”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策略,古诗词教学可以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式的整合,设置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目标,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唤醒学生经验,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少而精”的学习活动,注重教学评价的过程等,以此解决现实教育中浅、碎、杂的问题,让古诗词教学真正回归丰富情感体验、滋养生命厚度的本质。
随后,刘擎教授以《双减政策与教育模式的转型》为题作主题报告。刘擎教授首先分析了现行教育模式的成就、代价与危机,他认为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不可忽视的三项成就:全社会普遍高度重视教育,中国学生应试能力世界领先,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是,依照全面发展的目标来看,这些成就本身是片面失衡的,而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比如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危机以及连带性的社会代价(家长与教师)。这让我们必须反思“化约主义”的逻辑,重新思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以成人”还是“学以致用”。面对新的挑战,新一轮双减政策直接关切的问题是教育公平,呼唤的是一种思维框架的转变和教育模式的范式转换。
下午的会议由吕志峰书记主持。董蓓菲教授以《语文课程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为题进行专题发言。董教授认为全球化思潮对亚洲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带来了冲击,在此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董教授提到,国际上仅“文化”的概念界定就有300多种,而我们语文课程中的文化教育研究基础薄弱,“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培育中,文化认同是关键。建构语文课程的文化理论,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采用跨学科的视域融合展开研究;同时可以借鉴新加坡、日本等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开拓思路与眼界,把语文课程的文化领域研究做实、做透、做进课堂。
接着,来自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孙彧老师分享了她的获奖论文《深入个人体验情境,提升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孙老师指出,写作学习不仅存在于课堂上,更与学生周围的生活息息相关。关注个人体验情境的因素、视角、关系、发生原因、具体场景、本质特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认识和思考写作任务,能有力促进议论文写作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未来的人生中能更好地处理类似的事情。
上海市位育中学的颜敏玉老师以《乡土中国》为例研究情境任务设计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她认为,为了在高中低年级深入有效地推进理论性学术类著作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很有必要设计鲜活情境下的驱动性任务。以《乡土中国》为例,情境任务的设计可以从设置大情境下的大任务起始,再拆解单个大任务为多个子任务,最后细化子任务的相关活动环节。一方面,情境任务的设计有利于读懂、读通文本,为语文课服务;另一方面,语文课上读懂、读通文本,也是在为未来生活情境中处理真实任务做准备。只有充分理解情境任务的价值,才能发挥好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随后,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以《我们今天如何读<庄子>》为题作主题报告。陈引驰教授认为,读《庄子》需要先了解庄子其人,再读其文,知晓文章里最重要的特点,最后超越这本书,形成一个整体的把握。陈教授从庄子的生平切入,指出《庄子》一书中关于庄子的言行未必是真实发生过的,更确切来说,书中呈现的“庄子”其实是一个以寓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形象。而在对《庄子》的阅读中,有时候要非常认真地追究字词含义,如“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中的“朴素”一词就拥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必须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有时候又不能过分追究,因为庄子爱开玩笑,在嬉笑怒骂之中透露出他的深意,执着地追究或许就会落入他的圈套,比如《逍遥游》中的“鲲”,以小鱼之名指称大鱼,表现了庄子对文字符号的不信任。再如《庄子》书中随处皆在的寓言,就个别而言固有其寓意,而在全篇的前后语境中,又会焕发出另外的意义。陈引驰教授的报告对《庄子》中的重要篇目与典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可谓旁征博引,逸兴遄飞。
时代在不断进步,新时代的语文学科教育承担着弘扬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构建中国话语的重要功能。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与华东师大中文系将继续携手共进,加强语文教育教学和师范人才培养,深入探索中小学和高校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切实履行高校责任,助力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展语文之美,担教育之责,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时刻,期待与大家再会!